演說1608過剩
講者: 掌門
《過剩:資本主義的系統性危機 A Surfeit of Stuff:Capitalism in a Systemic Crisis》(2015) 山村耕造Michael S. Koyama
作者在導論中表明堅信 資本主義是最佳的經濟制度, 但同時指出當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陷身重大經濟危機,卻束手無策. 本書旨在探討病源,開出藥方.
〈資本主義的系統性危機〉
這場嚴重的先進國集體經濟危機體現為 (A)長期性低GDP增長; (B) 貧富懸殊擴大, 社會動蕩,民主失靈; 與及 (C) 環境不可逆惡化,直趨臨界點.****
危機在上世紀80年代起步, 以2008年金融風暴為爆破點,並且持續惡化至今日.
作者將這場危機歸咎於始作甬者 共和黨列根總統(1980-88在任)奉行的 「供應面經濟學派」政策; 與及遙相呼應的 保守黨戴卓爾首相的類同國策. 這點是所有 反供應面學派評論家的共識, 其中抨擊最力的是「新凱恩斯主義(ie需求面學派)」經濟學家.
作者與新凱恩斯主義者有著根本的見解差異. 需求面學派雖則大力反對供應面學派, 但兩派骨子裡對於使用 財政與貨幣政策等「箱內inside the box作業」手段卻完全相同,只是施展的方向正好相反.***** 需求面學派主張政府大規模調控經濟, 以刺激消費,促進成長; 供應面學派則主張 “小政府”,減低干預, 大幅減稅,以提振投資,創造就業.
作者認為兩派都錯誤了解當前危機的本質,箱內作業無濟於事, 而供應面學派更坐長其惡,為害匪淺. 解救之道在於變革制度, 以「箱外outside the box作業」根除禍患,令資本主義浴火重生.
〈危機的本源〉
危機的肇因吊詭地正源於先進國集團的資本主義制度運作在戰後三十多年獲得高度成功, 普羅國民實際收入大幅上升,基本消費狀況達致高度滿足.
Th. 踏入上世紀80年代, 在生產力漸趨飽和(即生產成本不再明顯下降),而工業產品創新沒有出現重大突破的條件下, 消費需求於是漸趨疲軟. 生產(準確地說是 「產能」)和 資本「過剩」是危機的本源.****
生產效益趨於飽和, 但生產成本(體現為燃料,原料,工資和地租的價格.) 卻持續上揚,於是物價居高不下. 雪上加霜的是 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引爆全球通貨膨脹, 普羅階層生活尚且艱難,遑論增加消費了. 另一方面,由於企業界沒能開發重大的新類型產品(信息產品除外), 以刺激需求. (舉例:汽車之後未再發明重要的代步工具.) 兩者綜合,先進國對基本消費品的需求趨於疲軟. 由於GDP中基本消費品約佔2/3, 經濟不前,理所當然.
〈消費型態的改變〉
同時間, Th.消費型態從 “滿足型” 轉向 “後滿足型”, 即從基本品轉向奢侈品, 從考量實質需要轉向追求品味差異, 就算普羅階層也是一樣.****
反映在產品類型上面,人們競逐浮誇, 視 “實用” “耐用” 為過時觀念;而以 “汰換” “即興” “即棄” 為時髦. 反映在產品設計上面,超市貨架上充斥著相似度極高的同類型產品, 其差異是外觀的和人為的“虛假性差異”.*** (有趣的統計,1975年美國超市出售約1萬種產品,2013年超過4萬種.) 反映在消費行為上面,廣告和時尚主宰一切. 2013年美國廣告開支3,300億美元,佔GDP 2.2%, 相當於政府教育開支的2.5倍,或希臘的GDP總額.
消費典範的轉移維繫著表面繁榮,卻深深種下了禍根. 首先“後滿足型消費模式” 著重時尚和品味追求, 但兩者的本性虛浮不定,快速轉身,此消彼長, 最重要的一點是,其總額度難於大幅擴充.*** 這是由於普羅階層實際收入不前,並未變得更加富有; 而富裕階層確實在瘋狂炫富,但人數太少, 而且消費佔其收入比重太低. 還有更危險的一點, 奢侈品的需求彈性極高,意味著經濟蕭條來臨時會快速崩塌, 成為定時炸彈.
〈無法擺脫的低GDP增長〉
三個原因導致80年代爾來消費需求長期疲軟, 上述A消費型態改變是禍首. 還有
B普羅階層實際工資收入不前, 但失業率 (和就業不足率)卻持續上升.
C生育率史無前例地急速下降, 導致人口停滯,坐待老化.***
一個國家的「平均婦女生育率」達到2.1基准綫, 其人口規模才可以維持穩定. 戰後初期諸先進國的平均數字約為3.0, 70年代後期開始急降. 2014年美國降至1.86(幸有移民補足缺口.), 法國(有國策扶持)2.08,英國1.9, 德意西在1.4-1.5之間, 日本更降至1.3左近.
三疾並發形成了諸國的長期低GDP增長症候群. 美國1980-2007年平均GDP增長率為2.62%, 2008-2013為1.42%; 德英法意西等 西歐五國為2.42%和0.65%; 日本2.61%和1.09%. (備考:美國1977年GDP增長率為5.5%.)
消費需求疲軟既然是長期低增長的禍首, 那麼戰後盛行的「凱恩斯主義」以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需求,正好對症下藥. 可惜結構性的消費轉型,再加上石油危機拉動資源價格急升導致的全球急劇通脹, 使得政策施行窒礙,形成「滯脹(ie低增長,高通脹.) 」之局. 於是需求面學派的主張遭到揚棄, 供應面學派抬頭,政治風氣轉向右翼.****
〈邪惡的供應面經濟學〉
1980年共和黨列根總統上台, 以MIT經濟學家Lester Thurow為國師, 全面施行「供應面經濟學」政策. 該學派主張當前經濟危機的關鍵因素是 企業界投資意願低落, 導致 “生產疲軟”,技術創新緩慢,就業狀況低迷.*** “需求疲軟”反過來可看成是生產疲軟的結果, 由此觀之,必須刺激的是生產(ie供應),而不是需求, 這是供應面學說的基本點.***
該派認為只要生產打開局面,新供應會刺激新需求, 產銷的 “螺旋效應” 將會改善整體就業狀況, 工資階層收入恢復增長,消費需求自然隨後而至, 稱為 「涓滴效應(ie滲漏效應) 」.****
順藤模瓜,審視Th.投資不振的原因, 癥結是稅率,尤其是企業稅過高; 另外是針對企業界以保障勞工階層和社會大眾利益的立法過苛.*** 果斷的列根上台後成功推動了兩類立法革新, 爆炸性減稅, 與及修訂了不利營商環境的法律.
列根任內(好運地)經濟反彈,國家富強, 於是供應學派振振有詞,成為後來三十年治國之圭臬,為全體先進國所刻意效法. 莫說繼任的老布殊亦步亦趨, 就連民主黨的克林頓也不敢輕越雷池半步.
作者認為供應學派欺世盜名,實際並未達成任何所許諾的願景, 反之,長期性低GDP增長; 貧富懸殊擴大; 與及 環境惡化等三大災難卻由它一手造成.
〈誤盡蒼生的量化寬鬆政策〉
供應面經濟學的作業手段有兩方面: 在於財政政策是 減稅,或者設立有利營商環境的法律; 在於貨幣政策則是鼎鼎有名的「量化寬鬆Quantitiative Easing」.
減稅和立法既要通過國會,也容易在社會上招來重大爭議, 其執行也欠缺彈性.*** 相較之下, QE由於執行上較富彈性和易於調節, 故而成為近年各先進國干預市場的主流手段.
Def.「量化寬鬆」可定義為 政府在公開市場購入 債券工具,包括政府債劵, 達到在資本市場注入資金,並且遏制利率, 從而提高流動性(ie增加貨幣供應)的目的.****
QE施行的原意是使企業容易獲得資金,以促進其投資意慾. 政府希望透過鋪張生產以改善工資階層的就業狀況, 再透過涓滴效應形成良性經濟循環.***
作者的論斷是:就算相信定策者的誠意,上述說法也流於一廂情願; 如以小人之心測度,則屬居心不良, 犧牲普羅階層的利益以濟富人之私慾.
首先,大企業和富裕階層從來並不缺乏現金, 投資意願低落純因企業決策者深知消費需求不振和產能過剩的實況.***
其次,就業狀況和實際工資長期低落,涓滴效應無從實現.
其三, 維持低稅率和公帑用於QE,使得政府用度緊絀, 無法施行傳統的財政政策, 以擴充公共需求.*** 這又連帶社會建設停滯,體質老化.
施行QE的效果如響斯應:Th.大企業和富裕階層獲得的低成本資金並不投向生產, 而是直接投入資本市場(包括股市, 債市和商業房地產.), 導致資產價格長期揚升.**** (直到08年 “金融風暴”初次爆破.) 漫長的全方位牛市表面上皆大歡喜, 當然最歡喜的是富裕階層.
Th. QE的另一項長期效應則是全球性利率愈壓愈低,***** 這現象極其重要. 以美國十年國庫債券利率作為 世界「基准利率」, 1981年的峰值是13.9%, 2007年3.4%, 2015年更跌至2%左近. 長時段利率大幅偏低未能刺激投資, 卻令投機風氣旺盛,到處形成泡沫. 那麼最終誰來買單?金融風暴經驗顯示結賬用的只能是公帑. 但比買單問題危險得多的是未來風暴的破壞力…..
〈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
由 意大利社會學家Corrado Gini於1912年提出, 作為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 該指標限定:當社會上每個人的收入均等的情況下為0; 而所有收入全歸一人所有的情況下為1.
如此該系數必在0與1之間, 而且不可能大幅逼近1那端,因為窮人將會率先餓死. 按照現今的尺度, 系數在0.2 – 0.3之間屬偏低; 0.3-0.4正常; 0.4-0.5偏高; 0.5以上為嚴厲.
縱向比較,美國的基尼系數在 列根上任的1980年為0.372, 2008年躍增至0.451 , 目前為0.42 . 上次的系數峰值0.458出現於大蕭條前夕的1927年, 那時正是美國的 “鍍金年代”, 貧富懸殊之勢前所未見. 二戰後工資階層實際收入上升, 該系數長期處於較低水平.
橫向比較,美國的基尼系數在 經合組織34個成員國(2008年平均0.316 .)中名列第四,位居西方集團國之首, 而僅輸於新興國家的 巴西,墨西哥和中國0.462. (香港0.537是發達經濟體的冠軍.) 歐洲發達國家一般在0.24 – 0.36之間.
〈當今貧富懸殊大勢〉
各國長期施行QE政策,金融風暴之後更是重劑連連, 直接導致全球利率不正常偏低及貨幣泛濫,作者稱之為“貨幣海嘯”. 在這長期資產價格大升浪中,貧富兩極加速分化,乃事理之必然.
一般從兩個向度量度貧富懸殊, 其一為GDP的分配狀況,即上述的基尼系數; 另一則為社會總財富的分配狀況. 兩者中以後者更能反映 “懸殊” 的實況.
目前美國最有錢的10% 人口佔有全國80%的財富; 而頂1% 人口更赫然佔據了40%. (同構反覆, 0.1%佔有20%; 0.01%佔有10%.) (中國之“強” 不遑多讓, 頂1%人口佔有全國財產1/3.) 而這1%頂級富豪在1980年只擁有全國10%財富; 2008年增至23.5%,平大蕭條前紀錄. 可清楚看到以 “08金融風暴” 為近程臨界綫,貧富懸殊態勢加速擴闊.***
另一項有趣的比較數據,風暴後93%以上的美國人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淨資產萎縮.*** 2011年頂7%人口所佔平均資產是另外93%人口平均的24倍; 而兩年前則為18倍. 頂級富豪們連中產階級的份額也吃了進去, 究其原因,乃是股市作怪!頂級富豪的身家投放股市,其餘人等放在自住物業, 風暴後股市重拾升軌,但住宅價格卻長期低迷.
看過富人看窮户, 美國政府定義Def. 「貧窮」指家庭或個人缺乏維持健康生活的基本用品.*** 按照這一標準, 1980年美國約有3,000萬人活在貧困綫以下, 占總人口的13%; 到了2008年,貧困人口已高達4,350萬人,占總人口的16%.
〈貧富懸殊的社會效應〉
上述貧富懸殊態勢普遍出現於所有先進國, 並且與族裔衝突緊密關聯. 這是因為少數族裔移民家庭一向為窮户之中堅,被緊壓在社會底層, 不僅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就業困難也比白人更甚. 族裔衝突和少數族群(特別是土耳其裔)青年擾亂治安的問題在中西歐非常嚴重.
對主流白人社群來說, 少數族裔既消耗社會福利,又威脅治安; 而且人口持續增長, 既不能融合,又無法稀釋. 最後的手段便是訴諸政治, 於是以排擠少數族裔為綱領的極右政黨在各國紛紛現身. 最終造成社會激烈分化,民主制度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