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1109
不當行為(一)更有「人性」的「貼地」經濟學
朝日執筆
《不當行為Misbehaving》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很多會員及友好,見 朝日好像什麼話題都能侃侃而談,以為一定經常看很多書,這其實只是一個誤會。事實上,朝日作為一個(假)歷史學家,歷史書固然不會看得很多,其他各類型的書自然更少。不過,也許這正是在任何問題都能加上一嘴的原因。因為「侃侃而談」的要素其實只有兩個—「無知」和「無恥」!看得越多書,你就越知道自己無知,這樣會大大增加開口“亂噏”所需的「無恥度」!
難得近來朝日“真係”看完一書本,還要不是歷史書,當然要鼓足「無恥度」與各位分享一下了。 今次為大家介紹的書,名字叫做《不當行為Misbehaving》!聽起來好像是一部關於「道德」或者「法律」之類的著作。非也!這其實是本講經濟學的書。不過,它講的經濟學與我們認識的「傳統經濟學」有點不同,它講的是「行為經濟學」。
無論你把「經濟學」稱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甚至認為它其實當真「科學」到可以稱為「科學」也好,「經濟學」也是一種研究「人」的學問。不過,自從 阿當斯密創造出「經濟學」以來,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都不是「人」!或者正確一點來說,都不是你和我認識的「人」。經濟學家給他們研究的對象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理性經濟人」。可惜,無論你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怎樣上下求索,都不可能找到一個真實存在的「理性經濟人」。當然,如果你是柏拉圖的粉絲,也許會認為「理性經濟人」才是「理念人」,所以比我們每天見到的一個個人更「真實」!既然「理念」存在於「天堂」,那麼「離地」一點也就毫不奇怪了。
按照經濟學的定義,「理性經濟人」也有「強概念」和「弱概念」之分。我們這裏就弱弱的用「弱理性」好了。 「弱概念」又稱為「核心理性 core rationality」,其中包括了「完備性」和「傳遞性」,兩者共同構成「一致性」。(詳細說明可參閱掌門《SENSE隨筆130220理性選擇》。)
那「理性經濟人」和「日常人」有什麼分別呢?最大的分別是後者有「人性」,而前者則缺乏「人性」中很多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懶惰”、“唔忿氣”、
“過分自信”,還有“唔知自己想點”,諸如此類! 舉一些大家應該也有過的經驗。
情境1a1:你經過文具店,看到一枝你之前也想買的原子筆,售價是$10。不過你記得行兩個街口有另一間文具店,同樣的一枝筆只是賣$5。 於是,你“想也不想”,就走去買$5的原子筆。
情境1a2:你經過珠寶店,看到一隻你之前也想買的戒指,售價是$50,000。不過你記得行兩個街口有另一間珠寶店,同樣的一隻戒指只是$49,995。於是,你同樣想也不想,就立即掏出$50,000買下眼前的一個戒指。
情境1b1:年近歲晚,你打算大掃除,打聽之下知道由於“季節性因素”,請家務助理除了要提早預約外,還比平時貴,要$400。太貴了!你當然 “想也不想”,就決定找一天假期,自己動手好了。
情境1b2:鄰居看見你在努力打掃,驚覺原來已是年近歲晚。現在預約家務助理已經太遲,看到你打掃功夫也有一手,於是就想用$500請你明天替他家大掃除。雖然你明天本來也是無所事事,但你仍是“想也不想”,就“狠狠地”拒絕了你的鄰居!
這些做法實在正常不過,正常到根本已是 “諗都唔使諗”的程度。不過,如果真的用心想想,你肯行兩個街口去買$5的筆,表示你認為「為節省五元而走兩個街口」是值得的。或者用「經濟」一點的說法,你認為「五元」比「走兩個街口的付出」價值更高。不過,在買戒指時,你卻不願意為同樣的「五元」行兩個街口,也就是說,你認為「走兩個街口的付出」比「五元」價值更高。 同樣道理,你認為$400請家務助理大掃除很貴,寧願自己動手,表明在你心目中,「打掃」的價值絕不會超過$400。不過,當你鄰居開價$500請你打掃時,你卻毫不猶疑地拒絕了。
你竟然在覺得蘋果比橙好吃的同時,又覺得橙比蘋果好吃!這實在不得了!連我寫出來也覺得 “唔知自己噏乜”!這豈止違背了「理性經濟人」的「一致性」,簡直是違反「邏輯」!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以上就是書中所指的「不當行為」。簡而言之,就是「理性經濟人」絕對不會做,但我們日常又經常會做,而且做得自然而然的事。這類例子在本書的不同章節中還有很多。然而,作者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他並不是純粹想列出一個有趣的清單,也不是要 “破壞”經濟學。相反,他本著對「經濟學」的 “真愛”,希望將這些「不當行為」引入經濟學的理論之中,以建立一個能更有效地描述「日常人」行為的經濟學典範。
本書還有一個副題「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書中所講的「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其實就是嘗試透過吸納其他學門(主要是心理學)的概念,以建立新的理論去解釋各種「不當行為」,並將其納入「經濟學」的思考當中。***
「行為經濟學」大概在八九十年代才結胎成形,可算是經濟學中一個較新的流派。本書作者Thaler可說是「行為經濟學」的其中一個爸爸,當年與他並肩作戰,一起開創這片新天地的,很多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師。例如創造出著名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Amos Tversky和Daniel Kahneman(《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作者,200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Tversky早死未及分享該獎。)
作者Thaler雖然在學術著作方面較為「懶惰」(這是他自己與其好友一致共認的評價),但卻似乎對把經濟用於「經世濟民」很感興趣。他為英國和美國的政府政策提供「行為經濟學」意見,其另一本著作《推力Nudge》,講的就是這個方面。此外,他還成立了一個相當成功的「投資基金」,據 彭博新聞社說過去五年(2009-2014)的業績跑贏99%同類基金,逆市增長37億!
這本書可以視為作者學術生涯的半自傳,同時也是「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史。不過,相信大家對經濟學界的認識也不多,對各派學者的師承譜系樹也該不會有太大的興趣,所以,在接下來的篇章中,朝日將會以(假)歷史學家(自以為)最擅長的方式—講故事(而不是點列式講解),向大家簡介一下「行為經濟學」這個學門中,各種有趣的理論和sense!其中混雜了朝日個人的意見和想法,自是不免。當然,大家若覺得朝日講得「好唔掂」,也可以買一本自行閱讀。書不算太厚,還不到五百頁。
(未完待續)
按:最後忍不住要加一句題外話。(掛名)洪蘭譯的《快思慢想》中文版,真的「好X唔掂」!當然簡體版的《思考,快與慢》也好不到那裏去。如果真的不想看 “雞腸”的話,倒不如就不看好了!你想知道內容的話,遲些朝日(找個人)告訴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