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70227大國的不安

說史170227
大國的不安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36

《大國的不安When Globalization Fails:The Rise and Fall of Pax Americana》James MacDonald (2015)
如常規,一本書的副題才是它真正的主題:《美國治世的興衰》. 「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一詞 (借用自「羅馬治世Pax Romana」.) 出自二戰初美國外交官 J. Cromwell大膽的書名. Cromwell鼓吹美國應該出來群袖群倫,力挽狂瀾,救濟蒼生….. 其時民意對參戰與否舉棋不定, 他的寫作目的是為老闆 羅斯福總統的 “國際主義”路綫張目,以抗議 “孤立主義” .

戰後初期天下殘破,美國獨大,GDP佔全球一半, 執「布列頓森林體系」牛耳,「美國治世」非為過譽. 天道無常,到了上世紀60年代後期, 西德和日本經濟強勢崛起,諸國亦參差復甦, 加上越戰敗北,黃金柱倒塌,論者都意識到美國霸權中衰. 惟是風雲詭譎,70年代中「石油危機」抬高美元,達致壟斷性地位. 美國從「國際美元池」汲取低成本資金,一方面把軍力擴張至瘋狂的地步; 另一面透過IMF貸款予(經常性)陷身「貨幣危機」的諸發展中國家, 遂操縱了全球政經,建立起「新自由主義秩序」. 美國國勢藉此嶄新型態的「金融–軍事霸權」更上層樓.***

然而滄桑幾變, 踏入本世紀,來勢汹汹的「中國崛起」再次動搖了美國治世的大格局. 本書按照「現實主義」(而非「自由主義」) 的觀點從國際政治層面論述當今世界霸權競賽的狀況. 全書十足仿照經典名著Paul Kennedy《霸權興衰史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的寫作方法, 從分析敵對國家的「硬實力」, 即軍事組織和經濟生產能力, 來解釋及推論大國競合和戰爭機會.

〈拆局:戴爾理論的誤區〉
根據國際關係「自由主義」學派的「經濟依存和平論」:自由貿易制度既令國際貿易總額大幅提高,財富厚積, 還使得各參與國按照 “相對優勢” 進行生產分工,最終經濟上相互依存,沒法自給自足. 而戰爭的後果必然是玉石俱焚,俱蒙其害. 所以,在一個自由貿易盛行的國際體系之中, 各國具有抑制戰爭的經濟誘因.***

由此引伸出一種通俗強化版本, Thomas Friedman在其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中抛出「戴爾衝突防制理論」:從屬同一條全球供應鏈中的兩個國家不會彼此開戰.**** 如該理論為真,則現今的東亞絕對不會發生戰爭, 因為中國已經成功地將由 哈薩克斯坦等中亞諸國,到 韓日臺等東北亞諸國,與及東南亞的「東盟十國」悉皆整合至同一條全球生產鏈當中.*** (請參閱《讀書札記170206不統治世界(二)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

但觀察當前的國際局勢,卻得出相反的印象, 全球氣氛最緊張的地區正是「南中國海」!雖則中國一貫地高聲強調「和平崛起論」,保証 “過去,現在及未來” 都 “絕不稱霸”, 但東亞諸國仍對日趨富強,持續擴軍的中國, 在南海不斷積累軍事注碼的行逕惴惴不安. 在傳統領土爭議升温的導火綫效應下,諸國都一頭栽進美國懷中. 不單與中國貿易依存度極高的韓日臺, 就連中國一向友善的新架坡,和美國世仇的越南也同樣做. 如此局勢明顯地與上述「戴爾理論」相矛盾, “世界原來不是平的!”

戴爾理論的誤區正正在於 “同一條全球供應鏈” 這點上面, 在和平時期,為了供應鏈的完整和暢順,一國自然極力避免與 “鏈上鄰國” 交惡; 但在局勢緊張時刻, 為了保証供應鏈無缺,一國卻因而具有用武的動機,**** 尤其針對上游國家. 在「現實主義」學派看來,供應鏈理論是把雙刅劍, 並不是和平的充份條件.***
舉二戰的日本為例,日本決策層並非不知與美國為敵的風險高至不能承擔的地步, 卻仍偷襲珍珠港, 為的就是保証石油、橡膠和錫等戰略物資的供給,以支應無法抽身的侵華戰爭.

今日的中國當然不作興進行侵略(日本)戰爭, 但陷身其中,不得解脫的困局倒與當年的日本有幾分類近.
〈劇場:馬六甲困境〉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需要進口極大量石油, 其中只有12%來自 俄羅斯和哈薩克,經陸路輸進; 其餘絕大部分是波斯灣石油,走的是海路. 凡海路必經 馬六甲海峽,以進出南海. 南海是當今世上最繁忙的海域,每年全球有一半船隻噸位在此進出. 馬六甲海峽真可謂 東亞咽喉之地, 這點對中日韓臺來說,處境皆然.

扼守咽喉的國家是 新加坡,但真正擁有 “封喉奪命”力量的是 美國太平洋艦隊. 他日天下有變,美國只要封鎖海峽, 就可以截斷中國的海上貿易管道,餓死中國的工廠.*** 2003年中國領導人 胡錦濤不點名指稱:「某些強權一直侵占當地,試圖掌控穿越海峽的航運. 」,反映出中國對「馬六甲困境」的憂慮.
據說中國曾廷議鋪設陸上輸油管,直下 緬甸或巴基斯坦,接駁印度洋, 運送波斯灣石油,以繞避馬六甲海峽. 不過,分析師認為即使計劃可行, 除了成本過高之外, 戰略意義亦不大. 因為中國在波斯灣和印度洋沒有制海權,無法保証石油運抵終端港口; 另外,在戰時油管比油輪更易遭到攻擊. 從經濟效益來看,在泰國的馬來半島窄腰部位「克拉地峽Isthmus of Kra」開鑿運河方為上策 (打通40公里陸地就可免去1,600公里海程.), 但是政治上….. 亦必有 “某些強權” 從中作梗.

「南海」是今日的 “薩拉熱窩”, 不久之將來,如有大國戰爭引爆,這裡就是火藥庫.
〈歷史:大國的不安〉
近年由於中國在水域整軍經武,南海風雲告急. 在盟邦的邀約下,美國得以重新啓動太平洋遠端的駐軍基地,組成對中國的「圍堵」態勢, 本已削減的「單極霸權」反因 “中國崛起”而復振. 當前的緊張情勢自非天下之福,亦非中國及東亞諸國所樂見, 但「博弈論」式大格局不以諸國意志為轉移,這點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國際局勢極其相似.

據說有關「一戰源起」的專書及論文已多達三萬餘種,學界意見紛紜, 共識只在於這確是一場(除 奧地利軍方之外)各方都不願意進行, 最起碼是不願意長期進行的戰爭. 其道理正正是前述的「自由主義」「經濟依存和平論」, 然而戰爭確實發生了, 這就有需要進行歷史解釋.
現時最新流行的是「夢遊者理論」:諸大國的決策者均萬分痛苦,極力避免戰爭, 但仍 “迷迷糊糊” “身不由己” 地陷身殺局,不得超脫. 如此,最大的責任者是諸大國的決策人,他們之中的任一個都曾有機會叫停戰爭. 只要任何一人這樣做了, 戰爭即有機會不發生,或者不以這種規模發生,*** 而和談也就可以盡早展開. (有興趣可參閱 讀書札記150324,0331,0408《夢遊者》三篇拙文.) 戰爭發生的背後是諸國深沉的恐懼和焦慮, 這就是「大國的不安」的含意.

但按「現實主義」觀點分析則該場戰爭一切有解, “大國的不安”是事實, 但直接導入戰爭的是當時的條約結構,與及條約背後的國際關係結構. 只要「國際無政府狀態」實際存在, (三個或以上)大國博弈必然導致結盟, 最終形成兩個對立的大聯盟. 戰爭必將發生,並且不以個人(或個國)意志為轉移.****

針對兩次大戰的經驗,解救之道是建立新型的「世界秩序」,以結束或大幅度緩和國際無政府狀態, 此所以有聯合國與諸多布列頓森林機構的成立與運作. 當前的「南海危機」亦作如是觀, 國際上多有建立論壇,緩和紛爭,共同管理的呼吁. 連最大的聲索國 中國也提出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的願景. 但是知易行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