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70418
冷戰(一) 喬治.肯南的 長電報
掌門執筆
《冷戰The Cold War:A New History》(2005) John L. Gaddis
作者是 耶魯講座教授,冷戰史權威. 本書是本冷戰通史, 作為通史風格,全書敘事簡略而貫以史識,學術素質甚高.
「冷戰」泛指戰後的一段漫長時期, 以 美國為首奉行民主制度的資本主義集團國家, 與以 蘇聯為首奉行集權制度的共產主義集團國家之間, 在地緣與及國際戰略上面緊張對峙的全球政治格局.*** 此一全球對峙,其背境則是信奉「自由主義」民主制度與及信奉「共產主義」集權制度的意識形態抗爭.
顧名思義,「冷戰」幸未釀成 “熱戰”, 包括韓越兩場「代理人戰爭」在內,四十五年中大國之間從未宣戰過. 由於欠缺開戰之類的臨界事件, “冷戰始於何時?” 成為一個有趣的話題. 一般簡單地將冷戰視為緊接著二戰的歷史時期. 如定義冷戰為兩大集團國的正式對抗, 那麽 1948年「封鎖栢林」第一次國際危機可視為其開端. 也有論者認為二戰未終,剖分德國之時冷戰已然啓動. 至於冷戰的終結,共識敲定為1989年「栢林圍牆倒塌」此一象徵性事件.
冷戰也有另一個“象徵主義” 的 起始點, 那便是著名的
〈喬治.肯南 長電報〉.
二戰甫一結束,美蘇兩集團便就地盤割分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1946年頭 史太林提出重劃 土耳其邊界與獲取東地中海海軍基地的(相當過份的)要求, 杜魯門和 艾德禮Attlee一口拒絕; 並且進一步將蘇聯遲遲不從 伊朗北部撤軍之事提交 聯合國安理會審議.*** 這是聯合國首次處理國際危機, 結果是蘇聯幾個月後屈服撤軍.
上述事件是戰後美蘇之間的首次外交衝突, 由於事情來得太快,美國國務院很想盡快知悉蘇聯的意向, 於是向 駐莫斯科大使館十萬火急地連下了幾份要求分析對方外交政策的指示. 當時任職使館的年輕外交官 喬治.肯南George Kennan 遂於1946年2月22日匆匆寫就了一封八千字的電報回復華盛頓.*** (事後肯南笑言給了電報房超量的作業壓力.) 該電報獲得總統和決策層的超高度重視, 並根據其核心論旨制訂了後來的一系列「冷戰政策」,**** 包括關鍵性的「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早期核武大戰略和 成立了「中央情報局CIA」. 冷戰政策的延伸度也極長遠,基本上跨越五六個總統, 到了 80年代 列根任內才作出重大改變. 電報的內容後來整理和鋪陳成論文,在外交專業雜誌上面發表, 成為有關冷戰事務的指導性理論文件.***
肯南本人也迅速躋身國務院外交決策層,成為首席策略師,並且歷任數朝, 幾乎參與了所有重要冷戰政策的制訂過程. 雖然他的正式職銜從未晉至最高級別, 卻有論者認為他才是美國冷戰時期外交事務的實際決策人,其影響力蓋過任何一位總統. 作者對 肯南的才識和人品都推崇備至,認為是冷戰時期西方最偉大的戰略家, 本書即題獻給他.
還有一點十分有趣,肯南事後很久才知道 史太林很快就認真地閱讀了長電報的內容 (因為英國情報局高層出現了雙重間諜.), 並和杜魯門同樣地給予高度重視. 他還邯鄲學步,稍後下令蘇聯駐華盛頓大使向他拍發了一份分析美帝外交政策的電報…..
長電報的利害之處是界定了「冷戰」和提出了結構成因. 其核心論旨認為:莫斯科姿態強硬,處處尋釁, 並非因為西方集團國做出了甚麼威脅或侵犯,而是源於內部統治的需要.***** 蘇聯領導人以專制主義高壓治國, 必須把外部世界描述為「資本主義帝國」對「共產主義理想國度」的無限敵視 (ie “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據此取得統治的正當性,與及人民的支持和犧牲.
這是西方在今後很長時間內無法改變的政治現實, 西方只能適應局勢,訂策遏制.*** 鑒於歐洲是全球事務的核心, 可推導出應變之道首在此地的結盟策略, 尤其是關乎德國的處置.
長電報訂明了戰略框架,但未有提出任何具體政策. 為此,杜魯門總統責成 國務卿馬歇爾George Marshall制訂冷戰的總體政策; 而馬氏則指示 肯南負責構思草擬. 正是肯南拋出了定局性的西方集團國結盟綱領, 此綱領獲得執行,影響極其深遠,垂於今日.
〈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
的正式名稱是「歐洲復興方案the Europe Recovery Program」, 在字面和法律意義上並無 民主西歐和共產東歐的分際. 即是說,蘇聯及東歐集團國家也可以參與進來. 但在實際政治盤算中,美國決策層當然作出了區分, 肯南早就看準蘇聯必會拒絕,也不會准許下綫國家加入,*** 這也立即成為了事實.
馬歇爾計劃簡單來說就是以金錢為誘餌, 驅使(亟需資金進行戰後經濟重建的) 西歐諸國認同美國擘劃的歐洲新秩序, 其構成是為了對抗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國的外部軍事壓力, 與及消弭各國內部的左傾政治力量.****
作為首條和定局性的冷戰政策,馬歇爾計劃用意頗深,一石四鳥:
1認識到對歐洲民主制度威脅最大的不是蘇聯的軍事干涉, 而是諸國內部因為經濟困難而導致左翼政黨上臺的可能性.***** 防患於未然,是故經援重於軍援, 事後看來,這確實是非凡的識見. (換了今天,沒有政治家膽敢向短視重利的選民提出這麽 “吃大虧,蝕大底” 的方案. )
2經援會先起心理作用,繼而產生經濟作用, 從而扭轉歐洲社會和政治氛圍一向的左傾趨勢. 當時(甚至後來很長的一段時期)法國和意大利共產黨的勢力仍甚龐大, 在智識分子間(直到今日) 社會主義思想更是濃厚之極.
3蘇聯必定不准下綫國家拿美國的錢, 如此或可離間東歐集團國的凝聚力.
4美國可以藉此取得今後冷戰大格局中的地緣政治主宰地位(ie霸權), 和道德制高點.***
美國財大氣粗,出手闊綽,策略成功; 而蘇聯可說是眼睜睜中了圈套,沒法反先. 東歐諸國人民自此對蘇聯的政治和經濟高壓政策日益心懷怨憤, 後來爆發為1956年「布達佩斯事件」和1968年「布拉格之春」, 紅軍武力彈壓,流血終場. 西歐的共產黨和社會主義者至此與蘇聯離心離德,劃清界綫. 到了那時節,美國可說在意識形態戰綫上取得了勝利; 然而軍事抗衡仍長期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