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70422
不當行為(廿五)「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中)
朝日執筆
上集講了四大防線的第一度—「彷彿」,今集繼續講其他的幾條重要防線。
「打嗰一二毫雞碎咁多梗係唔上心啦!你試下賭身家吖!何止 “上心”呀?『上身』添呀!」
「誘因Incentive」是一座被認為值得信賴的堅固堡壘。經濟學家認為,只要有足夠高的利害關係,即使是一般人也會有較大的「誘因」去努力地思考、尋求合適的協助,或至少採取必要的行動,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在「實驗室的蠅頭小利」下表現出的「不當行為」,根本無足掛齒—「真劍勝負」他們就自然會「理性畀你睇」了!
嚴格來說,這種說法儘管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實並沒有任何實質證據(例如量化數據、對照實驗之類)支持。況且,也從來沒有一本經濟學教科書,曾經明示或暗示「經濟學」其實只適用於「利害關係高」的問題。相反,我們一直以來讀到的「經典經濟學教科書例子」,無非都是蘋果或橙、看戲抑或吃飯之類的問題。
心理學家 列滕斯坦Sarah Lichtenstein和 斯洛域Paul Slovic在一項聯合研究中,發現了「偏好逆轉」現象。他們的實驗並不複雜:
情境25a:世界盃外圍賽「德國對列支敦士登」即將上演。 「德國勝」的賠率是「20賠1」(買$100賠$105),「列支敦士登勝」的賠率則是「1賠20」(買$100賠$2,000)。現在你一定要下注$100買其中一隊,你會買哪一隊?
不太意外地,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買幾乎穩贏不輸的「鐵橋局」—「德國勝」。很清楚,這表明他們「偏好」「德國勝注項」多於「列支敦士登勝注項」(這也符合我們在第六集所講,「對面獲得時的風險規避傾向」。)
接著,列、斯再問已經選了買「德國勝」的人兩條問題:
1你已經買了「德國勝」了。快要開場了,有個「德國躉」來不及下注,想買下你手中的這張「波纜」,你要多少錢才肯賣?
2你不知怎的糊里糊塗,結果竟然買了「列支敦士登勝」。快要開場了,有個「列支敦士登躉」來不及下注,想買下你手中的這張「波纜」,你要多少錢才肯賣?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受測者絕大多數對轉賣「列支敦士登勝」的開價,都比「德國勝」為高。這意味著,他們認為「列支敦士登勝」注項比「德國勝」注項價值更高,他們「偏好」「列支敦士登勝」注項多於「德國勝」注項。列、斯二人憑這個「偏好逆轉」的發現,名揚學界。
這項發現對「經濟學」的震撼,也許比得上 畢達哥拉斯的信徒發現「無理數」的存在。「經濟學」的核心目的就是追求「最佳化」,而這種追求則建基於「定義明確的偏好」!長久以來,經濟學家並不需要理會閣下到底喜歡吃橙還是蘋果,但卻不能接受你在「喜歡吃橙多於蘋果」的同時,又「喜歡吃蘋果多於橙」。若「個人偏好」沒有固定順序,那什麼才是「最佳」?
而且,在上述的情境中,甚至連「稟賦效應」也無用武之地。因為兩個注項都是「已經獲得的」,同樣是把「稟賦賣出去」。還記得那個高檔的拉丁文嗎?Ceteris Paribus!
加州理工學院的兩位經濟學家 格芬David Griffin和 巴勒Charles Pratt對上述現象感到困惑,他們想清楚「誘因」能否「撥亂反正」,讓「不理性」的人類「迷途知返」。
他們完整重覆了列、斯的實驗,分別只是格、巴二人與實驗對象玩的是「真錢」!並且還設了幾組不同級別的注碼,看看人類是否「誘因越大越理性」。然而,實驗結果讓格、巴非常驚訝(雀躍),人們在玩「真錢」時「偏好逆轉」的情況變得更頻繁、更嚴重(兩個注項的「價差比」更大),注碼越大情況越差!
當然,大多數的「實驗經濟學家」都是「死窮鬼」,故此所謂的「大注碼」無非也不過是「一百幾十」,而且也不可能利用公共開支等「軍國大事」來作「對照實驗。儘管他們也曾經在「窮國」做實驗,以提升「相對利害關係」,不過,始終未能徹底壓倒「正統派」的「誘因論」。如同「彷彿論」一般,「缺乏『足夠的』誘因」到了今天,仍時有出現在學界的論文之中,作為對種種「不符標準模型」的「不當行為」的「萬用解釋」。
除了「彷彿」和「誘因」,對於這些「偽裝成經濟學家的心理學家」的實驗結果和方法,還有另一個也是相當常見的質疑,這就是「缺乏學習機會」。經濟學家的這個說法,聽來也不無道理。畢竟,我們雖然並非生而懂得駕車,但大多數的人都能於沒有發生任何嚴重事故的情況下,就在路面實習中學會了駕駛。(至少算是考到了一個牌!)
捍衛傳統的經濟學家會認為,一個聰明(狡訐)的心理學家,當然可以引誘受測者在實驗室中犯錯。不過,這些人在實驗室外的「真實世界」,練習時間有的是。透過學習,自然就會糾正這些「不當行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標.梅利Bill Murray主演的一部荷里活電影《偷天情緣Groundhog Day》。電影主角每朝醒來,都會發現當天是2月2日(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因此他得以利用「浩瀚的經驗」去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犯下「昨天的愚蠢錯誤」。只可惜,現實是我們每天都得面對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局面,能夠從過去錯誤中,找出「相似的錯誤結構」,並加以改正,也許並非常態—尤其是當你根本就不知道「昨天」的選擇,原來是多麼「戇X」的時候。作為一個(假)歷史學家,朝日必須說一句老掉牙的 黑格爾名句:「人唯一能從歷史學習到的,就是人根本不能向歷史學習!」否則,「阿寶」也不用這麼忙了!(參見第四集)
況且,就算你對掌握「錯誤結構」當真有過人的天賦,也擁有超越常人的自我糾錯執行力,但這個「學習說」還是有一個小問題。
除非你認為心理學這一百多年來的研究都是胡扯,心理學家們其實很早就摸清了人類「學習的機制」。要從經驗中學習,有兩個要素,缺一不可:頻繁練習+即時回饋。且不說「即時回饋」—也就是即時知道自己「笨X咗!」,並加以改正,是多麼的不容易。「頻繁」一詞更是至為關鍵,若果你足夠細心,就會立即發現,「學習說」和上面的「誘因說」,其實是互相排斥的。
若果你還沒有明白過來,我可以說得再直接一點。 「利害極高的選擇」(例如買樓、結婚、生仔之類)在我們一生中,其實並沒有多少機會遇到,由於不可能「頻繁」,故此「透過學習糾錯」的機會也少得可憐。相反,我們每天「頻繁遇到的選擇」(例如早餐選ABC餐、襪子穿什麼顏色、乘巴士抑或地鐵之類),都是一些「利害極低的選擇」。也就是說,「學習頻率」與「利害關係」是成反比的。
有道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學習」當然是要經過反覆練習才成。不過,捍衛傳統者似乎應該想清楚,究竟是「學習」重要,抑或「誘因」才是重點。
若認為學習是避免「不當行為」最有效的方法,則我們最有機會做對的,一定要那些最無關痛癢,利害關係最低的抉擇;反過來說,利害關係越高的選擇,由於缺乏學習機會,出錯的機會自然就越高了。****
(未完待續)
25集關鍵字:
誘因Incentive
偏好逆轉
誘因越大越不理性
學習糾錯
頻繁練習
利害關係與學習頻率成反比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