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802中國文明的歷史
講者:掌門
《中國文明的歷史》(2004) 岡田英弘
〈支那的起源〉
秦王平六合,置郡縣,同文書,威聲震遐邇. 遠近諸民族遂以「秦」這個詞指涉這塊高度文明富強的 “地方”, 此稱呼永久地保存了下來.
「秦」進入 波斯語系成了「Chin」; 進入阿拉伯語系成了「Sin」. 印度各語系則稱「秦」為「Cina」; 稱「秦國」為「Cinasthana」. 等到東漢白馬寺譯佛經, 這兩個詞語分別音譯為「支那」和「震旦」.***
後一千五百年,葡萄牙人繞好望角東來,立足印度, 1557年嘉靖年間進駐澳門,來到「秦」地. 「Cina」之名透過葡萄牙人傳遍歐陸, 變形為英語和德語的「China」, 法語「Chine」, 意大利語「Cina」.***
1708年意大利傳教士G.Sidotti到日本宣教,被捕. 江户幕府出動大儒 新井白石 四次問訊, 記錄輯成《采覽異言》和《西洋紀聞》兩書. 譯文過程中,新井發現歐洲人將日人稱為「漢土」「唐土」的地方叫作「Cina」. 他不欲直譯,取漢譯佛經「支那」一詞, 此譯法音義兼合,遂成定巘.***
甲午敗戰,清朝以明治為師, 1896年派遣首批留學生赴日, 隨後二十餘年赴日學生累以萬計. 這番交流對於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文化影響至大, 很多現代學問和語詞概念,都經日本轉介來華. 留學生在日本察覺故鄉大地被稱做「支那」,自己則被叫做「支那人」. 他們把這種稱謂帶回中土,成為新進文化圈的風尚語詞. ***
相對地,明清朝野對於皇帝君臨的土地(理論上並無邊界),沒有特定稱謂. 「中國」一詞甚少使用, 其指涉側重文化分際(ie四夷vs中國),而非地域差異.**** 至於作為“民族國家” 的「中國」,也可說是同時從日本輸入, 天朝思想的中國自古並無民族國家的觀念.***
但是「支那」這個語詞純由音轉,沒有字面意義, 對於表意系統的中文很是無味.*** 於是文化界起用古典詞語「中國」,取代欠典雅的「支那」, 逐漸棄用該詞. 日本侵華之後,這個充滿東洋風的詞語更令中國人深惡痛絕.
〈中國的起源〉
「國」這個字原本是「或」字,附加的方框代表城牆, 意指拿著武器守衛城牆. *** 故此,「國」是設防的都市. 之後,「國」與「邦」混用, 而「邦」與「方」相同,指 “方面,地方”, 範圍比「國」寬廣,兼及一國控有的周邊地帶.*** 漢初避 高祖劉邦諱,捨 “邦”用 “國”, 「國」的使用漂移至 “地方,疆土”,不再指“都市”.
然而「中國」的意思卻與「國」有所不同, 在古代「中國,京師也.」,指首都. 同樣是漢朝,「中國」的詞義也改變了. 《史記》「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 把中國與蠻夷相對立, 既指族群,又指地域,敲定了「中國」一詞的後世用法. 至於史記「中國」的地域範圍, 則起始陝西渭水,及河南黃河,迤邐入山東,是一條東西走向的狹長地帶.
至於「國家」一詞,起初直指 “國與家”, 即公私領域的兼舉. 到了東漢末,開始代表王室朝廷,有了 “政治實體”的意味. 至於現代意義的 “民族國家”, 先由同盟會志士在日本學得,拿來鼓動排滿, “忍令上國衣冠,淪於夷狄;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 「中華民族」專指漢族. 到得辛亥功成,中華民族竟又一轉而為 “五族共和”,多了四族. 「中國 = 中華民族的國家」定型成今日的模樣.***
岡田教授的強項是上古史,頗具隻眼.
〈王是marketmaker〉
《周禮考工記》「左祖, 右社, 前朝, 後市」, 講的是王宮和國都的空間結構.
「祖」原形是「且」, 「社」是「土」,兩者是豎立在宮門兩側的柱子, 形狀男根,功能是阻止惡靈侵入. 祖後來發展為祭祀王室祖先的「太廟」; 社成為祭祀穀神的「社稷」.「朝」即「朝廷」,是進行朝禮的庭院; 而「市」即市場,就是進行交易的場所.
作者推敲,祖和社是保祐市場和貨物的神祇; 「王」是市場管理者; 朝禮是開市的儀式. 王宮原來是從市場演化而來.***** 遠方前來入市的交易者必須向王繳交實物商品的十分之一作為手續費, 這是「稅」的起源. 税要交到市場入口的柱子處, 「祖」借用成「租」. 甚而「祖」的意思就是「阻」,代表阻止進入市場…..除非先繳稅.
為了進行管理,最重要的當然是收税,市場要築牆以圈圍空間, 其入口自然在交稅的柱子之處. 於是該處設為門户,而柱子則移在門外户旁. 王宮築牆的目的原是為了管理市場.***
「王」從經營市場的事業中汲取大量財富,獨霸一方. 他組建武力團伙,對內巡邏市場,維持秩序; 對外禦防盜賊,阻止 強闖/潛入的交易人. 換個角度,也可以看作是市場經營者勢力坐大,變身為「王」.
王宮的圍牆擴大及加固,最終變成「城牆」, 是因應交易和收稅狀況,而非單純的防止刼掠. 所以「國」是王宮的擴充,其原型是市場.***** 「國」是一種由城廓界定的商業都市.
這是對國家起源理論的主流學說「築城說(ie防禦掠奪)」的一種有趣的異議. 作者據此進一步推導出獨到的 “中國國家起源理論”.
〈中國是市場網絡的中心點〉
某個原初的 市場=國, 其位置必然座落於河流交之節點,這樣遠方的交易商才能到來做生意.*** 很自然地,這個「國」勢力興旺之後, 其擴展路徑必然是 “水平整合”, 沿著河流網絡向遠處的交滙點建立分支「國」.*****
這些殖民都市會百份百複製「祖國」的空間形式(ie城牆都市), 社會組織和政治文化.*** 最高典範就是後來 周公旦實行的「封建」,但其發端卻在遠古三代之前.
愈是向遠方築城,與原居民的關係就愈緊張,「國」的軍事味道就愈重. 城牆愈高愈厚,執戈之士愈多愈專業, 成為軍事殖民城,漸漸掩蓋了原先的商業性質.
這些呈網絡狀態,同氣連枝的「國」群, 沿著河流走道互通聲息,相互參扶. 他們的實質,或者精神上的宗主國, 就是其祖先,居於網絡中央點的母「國」. 這中央之國,被稱呼為「中國」. 這中國「王」開始自稱為「天子」,製作崇高形象, 為了掩刷其商人的低下出身,甚至意識形態上實施 “賤商主義”.
本書以族群和語言遷改為基礎,描述中國文明的嬗變.
〈古漢族的誕生〉
元前221年秦始皇 “平六合” 統一宇內,是「中國」(作為一個民族) 歷史的起點.
在此之前,這塊大地上面, 按方位,實情是生態區,劃分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四大族群集團.
「東夷」是黄河和淮河大三角洲的人民,以農耕漁撈維生, 其居地約為今天的山東,河北. 夷字發音與 “低,底” 相同,意為 “低地人”.
「南蠻」指叢林地帶周邊的燒墾農耕民 (作物類型與前者不同.), 居地約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交集的地方.
「西戎」是陝西,甘肅的草原遊牧民.
「北狄」是山西,內蒙(當時實存的)森林地帶的狩獵民. (後因遊牧民南下,森林遭到牲畜毁壞,悉數消失.)
「中國」(作為地域) 指洛陽盆地,漢族稱其遠祖居於此, 因交接四夷,自號「中華」, 即(相對四夷的)「中國人」.*** 「華」是盆地西端,洛水源頭的「華山」. 中華又稱「華夏」, 因為黄河文明的第一個王朝夏朝以此為根據地, 所以夏人也就是最初的中國人.
其實夏是夷,後繼的殷是狄,周是戎. (秦,齊也是戎,而楚是蠻.) 歷史上根本沒有「中華,中國人」這一種類, 入主中原的四夷就是 “中華”.***** 「中華」作為一種 文化/文明 的概念, 是對應 “四夷他者”的 自我認同/自豪感. 其具體內容和特徵則是上面描述的商業化城廓都市.***
原初散居各方的四夷,在漫長的春秋戰國時代紛紛走向國族化和都市化, 由於科技和學術頻密交流,文化上逐漸趨同. 在秦漢 “置郡縣”“同文書” 的強力壓鑄下,四大族群被形塑成單一民族.***** 這本應叫 “秦族”的民族,因為漢朝持續強盛,沿稱為「漢族」. 古代漢族就是這樣誕生的.
秦漢民族盛極一時,在世界史上人口規模空前龎大, 卻因一樁事變,導致社會系統崩塌,人口災難性地削減九成以上!
〈黃巾之亂〉
西漢末年中國人口規模首次接近60mil的驚人水平,呈現極度過剩的狀態.****
自從漢武開邊,長年爭戰, 兵役制度不斷從農村徵召來大量士兵. 這些士兵嘗到了城市生活的滋味,退役後回鄉無可耕之地, 居城無可棲之家,形成了一個貧窮的都市社會階層.****
這個龐大而有頑強生命力的群體依靠軍隊袍澤的情誼和組織力, 周濟互助,在社會的底層和邊緣掙扎求存. 他們混跡江湖,在城市經營百業,沿交通路綫從事運輸商販,更重要的是走私.(漢朝行鹽鐵專賣.) 為了生活需要,他們以修習武藝和信奉民間宗教來保持群體意識,抗衡官府和主流社會.**** 他們利用在軍旅中學到的最低限度文字使用,以暗語(ie切口)和符號文書串連全國據點, 建立起「宗教祕密結社」的地下組織.
正是他們二百年後覆滅漢室,開啟了三國時代. 吉朋若然知道,定必論斷「漢朝是被自身的體重壓垮的!」
元前4年,久病不癒的皇帝(ie西漢哀帝) 信了 “赤精子讖言”,大漢氣數已衰, 為了再受天命,改元「太初元將」,自稱「陳聖劉太平皇帝」. 這 “太平” 名號來自名叫 甘忠的人撰寫的道教典籍《天官曆包元太平經》. 到了東漢中葉,這道統編成了大部頭170卷《太平清領書》, 主張 “順應天道,以致太平”,並且闡述了政治方法.
東漢末年道士 張角 傳授《太平經》,治病救人,江湖人稱「太平道」,據稱在華北有數十萬信徒. 張角也是位戰略學家,將信徒組織為三十六「方」,即團部,各方皆有統帥率領. 184年張角宣告「蒼天已死,黄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發動全國性叛亂/起義. 這就是史上著名的「黃巾之亂」.
〈古漢族的衰亡〉
黃巾亂後,人口劇減, 華北平原更是千里烟絕,白骨縈草. 據推算,三國初期 魏人口約2.5m; 吳約1.5m; 蜀約1m, 總人口合共約5m. (此處頗有危言聳聽之嫌,一般說法是8m.) 人口減至十分之一,代表了當時的漢族實質上接近滅絕.****
220年魏文帝曹丕篡漢,次年在管治範圍(主要包括今日河南和山東地面.)四面立碑, 指定內側為「中部之地」,即「中國」,勒令殘存漢人移居界內. 外圍地帶除駐軍作為護衛,民居極之稀疏.
內徙令形成的周邊真空地帶, 則從西北方招來降服的 鮮卑,匈奴,羯,氐,羌「五胡」族群,以補充人口,抑止土地荒廢.*** 這些「北族」, 前四者屬 阿爾泰語系,與漢族差異甚大; 羌與漢雖同屬 漢藏語系,仍為異族. 北族起初寄居外圍,與漢族主體並不混同, 但得以在中原扎根.
280年三國歸晋,黄巾亂後一百年中國再度統合, 《晉書》記載人口16.16m,大幅復元,但仍只有盛漢時的三分之一.
更且太平日子只有二十年, 300年「八王之亂」內戰爆發, 漢人又再自相殺伐,人口下降. 311年「永嘉之亂」,匈奴王 劉淵遣兵破洛陽,西晉滅亡, 荊棘銅駝,開啟「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大亂世時代.
直到589年隋文帝統一南北的二百八十年間,華北完全為北族所控制, 漢人或死或逃,餘下的反過來被北族吸收,成為社會中低層. 基因阻隔打破,社會地位喪失, 使得華北古漢族不能保持血統純正,實際上完全衰亡.***
以北族為主體的新興混種族群在文化上卻逐步漢化, 隋唐王室明明是北族出身,登基後即粉飾其漢族根源. 這些面目全非的「新漢族」,除了文書之外,在各方面都已與古漢族大不相同. 不單止風俗衣飾,甚至方言,語彙和口音都產生了極大變異. 所謂 “中原古音”,正於此時殞滅.
逃竄南方的漢人則和土著 “越人” 鬥爭,先把他們逼上山區, 再經過幾百年才渾成一體, 其過程就像秦時漢人南下廣東,混同“粵人” 一樣. 南來漢人混同「南族」的過程, 雖因政治上居於上層而得以主導社會文化,不似北方那樣弱勢, 但在體質和語言方面,依然難免衰亡和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