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804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
掌門主講
《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The Mongol Conquests in World History》(2012) 穆天梅Timothy May
對「蒙古征服」留存恐懼感最久遠的不是中國人,而是俄羅斯人. 在俄羅斯的歷史敘事語境中,「韃靼」一詞等同於 “邪惡” “野蠻” “恐怖”; 而解放「韃靼之軛/桎梏」則升華成為近代 斯拉夫民族主義的 “建國神話” .
誠然蒙古人的 “殘暴度”在文明史上堪稱獨占鰲頭 (緊隨其後的俄羅斯人實也不遑多讓), 加上鐵蹄蹂躪歐亞大陸期間,主動和被動的 “恐怖主義”渲染, 蒙古人在歷史上留下的污名和負面形象,大大地超出其實際暴行. 相反地,蒙古人作出的正面功業和貢獻,卻長期隱而不彰, 直到當代「世界史」蔚為主流,才得到翻案,被美稱為「蒙古和平/治世Pax Mongolica」.***
〈世界史的開端〉
歷史學界有個根本問題:「世界史」始於何時?即世界是幾時開始打通成一片的呢? 答案人言人殊. 一般說來,最遲的時限是十六世紀初「大航海」, 西歐人 “發現新大陸” 和遶過好望角到達印度(1497年); 而最早的說法則是十三世紀 「蒙古西征」,兵鋒直抵匈牙利平原(1241)了.
在蒙古征服之前,歐亞大陸東西兩端雖則早有海陸貿易路綫相聯, 但主要流通的只是貴重商品,而且全程轉接,鮮少直通. 由於兩邊的農業定居文明不擅長策馬航船,受阻無垠草原和大海,雙方極其隔閡. 而在蒙古征服之後,東西打通,政經一氣, 文化,技術,宗教交流無礙,世界再也沒法回到從前分裂成四五個板塊的格局.
蒙古崛興於1206年 孛兒只斤鐵木真 稱汗. 本書作者認為 成吉思汗本人未必當真有征服世界的野心, 他的擴張主義行徑原意不過是針對強鄰採取 “以攻為守”戰略,建立區域霸權. 大汗在政治上透過戰爭整合剛才組建的全蒙古部族複合體; 經濟上依靠掠奪戰利品以供養脫離日常遊牧生涯的全民成年男性戰士階層.**** 他的 “兀魯思體制” 設計,本質就是一部戰爭機器,只能藉由 “持續征服/掠奪” 來運轉.
真正的「全球化」始於大汗 窩闊台的治世(1230-41年), 是他提出並規劃了征服全世界的理念, 由名將 速不台和 朮赤長子 拔都負責執行, 成功地橫向貫通歐亞大陸,是為「第二次蒙古西征」.
征服戰爭就是世界史的原動力和開端.****
〈四大汗國與帝國解體〉
二次西征因窩闊台去逝而暫止, 拔都沒有返回故鄉,而在欽察草原(ie烏克蘭及俄羅斯草原地帶)建立了「欽察/金帳汗國」.
經過窩闊台長子 大汗貴由短暫的統治(1246-48), 拖雷長子 蒙哥在拔都的支持下,用近乎政變的方式成為大汗(1251-59). 蒙哥屠殺了過半數窩闊台系貴族,種下支系仇恨殺伐的禍根.
蒙哥治世是蒙古的巔峯期,他同時啓動了兩方面重大軍事行動:親自率軍,與其弟 忽必烈分兩路南下滅宋; 並派遣另一弟 旭烈兀西向征討波斯和中東, 是為「第三次蒙古西征」(1255).
旭烈兀覆滅了 巴格達的 阿拔斯王朝(1258), 但聞得蒙哥駕崩四川釣魚城(1259),便率師回歸. 兩次西征倉卒解散,使歐洲倖免於難,是蒙古的部族聯軍編制使然, 各系首領們要趕回去參加新汗推舉大會,以維護本系的政治利益.***
蒙哥死後,帝國立即解體,裂成四塊,內鬥不息. 名義上 忽必烈繼大汗位, 統治中國,建立元朝,史稱「大元汗國」; 旭烈兀沒有回到蒙古,而在波斯建政, 自稱「伊兒(意為附屬)汗」,是為「伊兒汗國」; 拔都後人的「欽察汗國」; 與及 察合台後人盤據中亞的「察合台汗國」, 合稱「四大汗國」.
欽察與察合台經常聯手遏止伊兒進犯 高加索地區, 而元朝則遙遙支持伊兒,玩弄平衡. 四大汗國激烈內戰耗盡了蒙古人的元氣, 二百年不到,元朝和伊兒相繼滅亡; 察合台治權碎片化,後為 跛子帖木兒所收拾; 欽察則分成 金白青三帳,再演變出幾個中小型汗國, 延續了幾個世紀,才被 羅曼洛夫王朝一一吞併.
〈蒙古治世與全球化〉
遊牧政權無法向本族人民征收直接稅, 相反地,為了維持部族的向心力,稅收是負數(ie派錢). 中央政府的收入,除戰利品和對被征服者征稅外, 只能是 商品流通稅,國營貿易和工業生產.*** 所以蒙古帝國打從開始,便全力推行鼓勵貿易政策, 支持穆斯林商業社群,賦予其特權. 而蒙古王公們也以投資人身份,大量參與跨域貿易, 這反過來使他們著意保護商路,禁止刦掠.***
蒙古帝國剛剛解體的時候,大元國力與威信仍極鼎盛, 各汗國雖然交相征伐,有趣的是忽必烈汗仍然維持著對所有部族首領定期大手派發現金紅利(以枕頭形銀碇支付),以換取他們對汗位名義上的認同, 更重要的是確保商路通順,與及商旅不會遭到額外盤剝.**** 他甚至對疏離和敵對的派系也同樣地慷慨付款,這構成實質的賄賂和收買,以免他們刼掠商旅, 故而也可以視為變相的路費.***
蒙古人也為遠程商貿建造基礎設施, 在主要幹道設置「驛站系統」, 提供住宿和物流服務,並且駐兵巡邏. 商旅可以憑藉「牌子」使用該等系統設施,這種 “惠商政策”實為前代所未見.*** 另一重大財經規劃,就是中央大規模發行銀本位紙鈔,以利貨幣大額度流通. 這對遠程貿易有利,因為節省了運載貴金屬的成本和風險, 也降低了“雙向對沖貿易”的必然性. 凡此種種皆為超前時代的制度創新.
自古以來,遠程貿易只限貴重奢侈品,而不及「大宗商品」(如穀物,原料,燃料和日用品.), 因為大宗商品運輸成本過高,無法獲利. 蒙古人從兩個方面促進了遠程大宗商品交易:帝國既在政策方面提供了有利條件,降低了成本; 但更實質的是帝國本身為大宗商品創造了持續性需求.***
窩闊台汗建立了首都哈剌和林城, 作為政治樞紐,財貨貯藏所,和工匠(從各地俘虜而至)作坊的聚集處. 雖然大汗的廷帳四方遊移,很少定駐都城, 但仍有不少貴族和軍隊常居於此. 這座首都自然需要大量的日常供養,其作坊也需求大量原材料,*** 據說全盛時每天有數百輛牛車運載貨物進城. 這麼大數量多種類的商品無法用強行徵收的方法從遠處持續地取得, 因而必須透過市場 “無形之手” 調運. 帝國還有許多類似的次級城鎮, 龐大的市鎮網絡構成大宗商品流動,儲藏和分配體系.
大宗商品交易需要遠方的生產調配,資訊技術和文化交流緊密進行, 是全球化的顯著特徵.***
〈蒙古的軍事創新〉
現代兵種「海軍陸戰隊」的戰術框架定義為「移動 + 火力」, 其作戰方式由配置 “精準打擊能力”的 “快速移動部隊(ie機動部隊)” 執行,***** 功能不在於大數量和大面積削滅敵方的人員和裝置,而在於瓦解或癱瘓敵方的行動鏈,*** 主要體現為突襲 核心軍事設施,指揮或通訊中心,轉運站或貯藏庫….. 等等. 比喻來說,攻擊的對象不是整個軀體,而是神經樞紐,即 “穴道”.
「移動 + 火力」戰術的要害是機動性, “火力配置”要服從 “快速移動” 的需求, 一般來說,機動部隊並不配置重型攻擊裝備(如投石器或重炮), 而是由遠程高速運輸載體(如馬隊或炮艦) 携帶銳利的定點打擊武器(如複合弓或側舷輕炮), 藉以完成戰略目標(如急襲敵方核心軍力或炮轟海港城市).****
這種現代戰術觀念和作戰方式是蒙古人在十三世紀發明的, 卻直到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才為西方海軍所普遍採用. 對蒙古人來說, 草原即是大洋;弓騎兵團即是海軍陸戰隊; 馬匹定義了機動性;複合弓射擊術定義了精準打擊能力.***
經過一次大戰慘烈而無效的「壕塹戰」, 戰後興起了「機動戰」思潮, “裝甲師”成為陸軍的主流兵種. 創制軍事史上首個實驗性坦克旅,《大戰略:間接路綫》作者Liddell Hart, 亦即提出上述「移動 + 火力」戰術觀念的英國軍事學家, 把機動戰上溯至蒙古名將 成吉思汗和 速不台,並且推祟備至.***
成吉思汗是位偉大的創新軍事家,首建 “怯薛” 軍校制度,採用 “十進制” 組織方式, 改革了傳統戰術. 最重要的是他打造了蒙古特色的
〈弓騎兵〉.
蒙古弓騎兵的基本裝備是新式「雙曲複合弓」,擁有驚人的穿透力和射程.*** 它的射程遠及300米,通常在150米距離射擊, 箭矢力度足可穿(重裝騎兵的標準護具)鎖子甲. (歐陸弓箭達到同等威力要等一百年後“英法百年戰爭”時期的「英式長弓」, 其弓與人身等長,不能在馬背施射.)
蒙古騎兵穿戴皮革或金屬薄片護甲, 雖不利短兵相接,但重量較輕且更防箭. 每名騎士通常配備三至五匹馬,輪用省力,以提高行軍速度. 蒙古馬身矮步窄密,利於騎射; 雖不擅衝刺但耐力綿長,便於遠程急行軍. 甲和馬均能節省騎士體力,利於遠襲及中距離纒鬥.***
蒙古騎兵的對陣戰法稱為「失兀赤」,即「半回轉戰術」. 採取多波段衝鋒,每波衝鋒都幾乎射光配箭, 箭矢並不瞄準個別標的,而是仰空勁射,以曲墜箭雨造成 “死亡地帶”,以毁壞敵陣. (這與長弓步兵戰法相同,不同的是弓騎兵主動衝鋒.) 由於不用瞄準,射擊頻率可提高三倍, 對手疲於防禦,無從反擊. 衝到敵陣面前50米距離,箭矢的平射力度足以洞穿重甲, 在對方尚未發動反衝鋒的瞬間便轉身折回己方陣地.**** 同時間發動後一波衝鋒,以掩護前波戰士撤退.
蒙古騎兵利用強弓的優勢,著意與敵軍保持距離, 除非敵陣散亂,又或我強敵弱,不作興正面強攻. 反之,擅長迂迴作戰,詐敗佯退,設伏待敵. 名為「揑兒格(意為 “圍獵”)」的「兩面包抄」戰法是標準戰術, 完全站在傳統 “正面對峙”戰法的對立面.*** 利害之處是蒙古軍在兵員劣勢的條件下仍能 “圍困” 敵人, 以半回轉戰術阻止敵軍行進,並打亂其陣勢, 從兩側逼使敵陣向中央塌, 就像騎獵者在草原上迫使大量野獸困作一團的圍獵活動一樣.
這種戰法需要極高的行動速度,精密的協調能力和銳利的瞬時打擊能力,缺一則不可. 這種新式「機動戰」為當時軍事界所未曾聞見.
〈理性主義戰爭觀〉
相對於征服目標地區的人口和兵員,蒙古戰士數量上顯得相當寡薄, 他們十分珍惜(本族)士兵的性命. 高槓杆操作與機動戰法,使決策階層養成高度重視效率的思想, 這種「理性軍事主義」極大地超前了時代.****
蒙古人非常重視資訊蒐集,遠征前必先利用商人取得詳盡情報;*** 運用間諜和談判術,收買叛徒細作,挑起敵營內鬥. 蒙古軍在戰場上精密地使用偵察部隊, 遠程行軍時確定路綫和集合地點,協調步伐; 戰事進行時不斷向中軍輸送前綫資訊,使其能夠調動兩翼,包抄作戰. 這種現代化的組織和行動方式,在當時相當罕見, “一次西征” 時,連軍事經驗豐富的 花剌子模也誤判了蒙古軍的動員和行軍速度, 因而處於被動劣勢.
傳統帝國的軍事貴族是“既得利益階層”, 出於迴避風險,大都心態保守,拒抗戰術或武器革新.*** 蒙古人則反是,出於對戰爭的理性考量, 在所有層面均抱持開放態度,最明顯的是學習和採用先進有效武器. 蒙古軍在馬背近身搏鬥時使用「突厥彎刀」, 有別於歐陸騎士的直刅長劍. 彎刀利揮砍;直刅劍利劈砍,本來各有擅場. 但馬背上用劍劈砍,劍身容易嵌進對手軀體, 使騎士丟掉兵器,或失去平衡. 蒙古過後,中東騎兵不再使用直刅劍.
「配重型投石機」本是十字軍東征時期 黎凡特最先進的攻城機械, 威力比傳統的「牽拽型」高出倍數計. 蒙古迅速將之引進中國戰場,用於擊滅南宋的關鍵戰役,是為「襄陽砲」. 蒙古對中原火藥武器的習用也如出一轍.
蒙古人首創「心理戰」,實施 “恐怖主義”以瓦解敵方軍民的抵抗意志. 最著名的是「屠城」現象,蒙古人透過倖存者和間諜,誇大死亡人數和慘狀, 目的在於誘使前方城市投降, 遏止後方城市反叛. 屠城不是出於嗜血,而是出於計算.***
蒙古軍擅用詭計,點燃超量篝火,馬尾拖行樹枝激揚塵土,在從馬背上紥假人,不勝枚舉. 其佯敗技術之精妙,去到隊形散亂的地步,連專業騎兵也不察中計. 最長的一次佯敗竟然持續半個月,直拖到追擊者隊形徹底斷裂才反攻.
最後,也是最了不起之處, 忽必烈汗把軍事理性主義擴充到政治行政和經濟層面,*** 創建了 信用貨幣,行省政制,商業合資等一系列超前時代的舉措,足為後世之楷模. 歷史書寫殊不公道, 俄羅斯和中國史源或痛詆,或輕忽於蒙古功業; 只有波斯史源聊堪補其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