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901窮國拚經濟
講者:掌門
《富國為甚麽富,窮國為甚麽窮How Rich Countries Got Rich and Why Poor Countries Stay Poor》(2007) Erik Reinert
本書獲得2008年 歐洲演化政治經濟學協會Myrdal獎. (註:G. Myrdal瑞典經濟學家,1972年諾獎得主.) 作者是挪威 發展經濟學家及 經濟史家,「替代性教規the other canon」基金會主席及創辦人.
《拚經濟Economics:The User’s Guide》(2014) 張夏準
作者是韓裔劍橋 發展經濟學家, 獲2003年Myrdal獎; 2005年列昂季耶夫獎. (註:W. Leontief俄裔美國經濟學家,1973年諾獎.)
這兩本書的共通點在於著力批判當今學術主流「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及其政治實踐「新自由主義」. 後者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英美兩國興起的一股「保守主義」政策運動(由戴卓爾夫人首相和 列根總統主導.), 憑藉「華盛頓共識」(註:美國財政部,IMF和世銀總部都在華盛頓.), 作為「全球化」推手,形塑了今天一體化的世界經濟.
據「華盛頓共識」 ,全球化包涵四個主要面向:國際間達致a資本自由流動; b產品市場准入(即拆除貿易壁壘.); 各國內部c解除管制法規(尤其是外滙管制);和 d企業私有化.****
華盛頓共識的依據正是新古典主義大宗師,MIT教授Paul Samuelson(1970年諾獎) 的「HOS理論」, 而該理論則脫胎於「古典主義」祖師爺 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的國際貿易
〈相對優勢理論〉.
Th. 兩個國家對於兩項產品之間進行生產分工,然後相互交易, 其依據法則是 每個國家生產該國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品.***
此處「優勢」指涉 高生產效率,即低生產成本.
舉例, A國生產i品項的成本比B國低, 那麽A國在i品項上,對應B國享有 “絕對優勢”. 那麼A國的i貨在國際市場上比B國的較有競爭力.
同理,比較A國生產(同等市場價值的) i和f兩品項,仍可分出效率的高下, 如其投入i品項的成本較f為低, 則A國在i品項上,對應f有優勢. 那麼A國應該集中生產i, 然後拿到國際市場換取f.***
Def.「相對優勢」指涉的並不是 兩國之間相同品項的比較; 而是 同一個國家不同品項之間的比較.****
先計算出A國生產i和f的效率落差, 再與B國生產i和f的效率落差進行比較. 那麽,就算A國在兩個品項生產中對應B國都具有絕對優勢, 仍可透過A國生產優勢較大的品項,而B國生產劣勢較小的品項, 進行分工和交易,以達到更大的總產出.****
如此這般,自由貿易催生的「全球化」, 理論上應該導致 “全球產出最大化”; 與及 “要素價格均等化”, 即全球產業的 資本回報和 各地工資水平看齊.***** 那將會是千古聖賢夢想中的 “天下大同”.
“相對論”理論上無懈可擊, 但是愛因斯坦早有名言:“理論上,理論應該吻合實務. 實務上,兩者並不吻合.” 在 “全球已很化”的今日,世界銀行卻指出:德國巴士司機工資是 尼日利亞同行的16倍. 天下如以如此大異?且看
〈海地製造的棒球〉
美國最流行的運動是棒球. 棒球全由手工縫製,無法機械化生產, 其實也無此需要,因為海地棒球縫製工人的時薪低至0.3美元!極低的薪資並不是由於技術含量低,棒球每枚須縫108針,精確度要求達到機器的水準, 每位熟練工人每小時只可縫製4枚. 棒球在美國的零售價是15美元,而每枚工資卻低至 “驚嚇式的” 0.075美元!
從另一角度比較,美國消費的高爾夫球四成由本土生產. 高球的生產工序絕大部分已機械化,因此無需外包. 美國高球工人時薪15美元,是海地棒球工人的50倍. 試問全球化天理何在?
還有更 “陰毒的”,棒球的原件:膠芯和表皮革的生產已機械化,因此全都在美國本土生產. 即是說,全體原件涉海運到海地, “製造” 後再運回國銷售, 為的單單是搜刮當地的超低工資!
海地人緣何犯賤? 皆因在全球化 “大浪潮” 中,該國原有的許多產業都已清洗殆盡, 只剩下這類的 “相對優勢” 行業. 這迎來了終極問題:
〈窮國為甚麽窮?〉
答案是該等國家在三百年近代史進程中未能工業化. 富國即是經已工業化的國家; 窮國則否,概無例外.
對整體國民經濟來說, 工業才是致富之道,而 def. 「工業化」意指機械化與大規模生產. 工業生產隨著規模擴大,邊際成本遞減, 於是報酬遞增,***社會日益富有. 製造業工人的工資固然因企業創富而直接拉抬上升; 就連國內初級產業和服務業勞工的工資也水漲船高,得享升平.*** 這就是德國巴士司機工資偏高的道理.
反之,初級產業先天上耗竭地力和蘊藏,不可持續; 更且隨著規模擴大,邊際成本遞增,於是報酬遞減.**** 資本回報和工資只會愈來愈低,以適應邊際利潤的下降壓力.*** (還未計及隱藏的環境污染成本.) 這就是海地工資驚嚇式偏低的道理.
問題於是轉換為:為何該等國家未能成功工業化呢? 按照相對論的解釋,是他們體質上欠缺工業化的 “優勢” 或潛力,例如缺乏資本和技術.
審視經濟史,近代之前所有國家都是農業國, 許多歐洲國家都缺乏資本和技術; 反之,東方某些大國如中國印度,卻並不欠缺底蘊. 體質條件相近的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成敗互見,究其因由, 命運由歷史機遇與地緣政治格局所决定,成敗未必由人.*** 先進國透過殖民主義手段施加嚴苛的政治壓迫和經濟盤剝, 是落後國貧窮化,甚至 “永世不得翻身”的直接因.
印度是典型的 “被失敗” 國家. 印度原本富於資本和人力,棉布手工業極其發達,十七八世紀之交,優質產品在英國大受市場青睞. 但是印度在軍事和政治上為英國所制宰, 於是英國施行強力保護主義政策,甚至立法禁止國民穿著印度棉布服裝!
及至工業革命竟功,英國的機製棉布 質和量均遠勝印度貨, 於是搖身一變成為全球 “自由貿易” 的旗手和強制執行人,以堅船利炮遂行“天下大同”. 印度棉紡業因而覆滅,淪為棉花種植園, 原棉遠涉重洋運往英國機械化紡織,棉布再運回印度市場銷售,過程與海地棒球異曲同工. 英國人甚至在全面統治印度後也不在當地設廠,寧肯低效,也要防止技術轉移.***
這就是歷史(而非教科書)上的 “自由貿易”, 一種 “不自由的自由貿易” !
窮國之所以窮,是因為先進國把他們搞窮了. 問題再轉為:為甚麼近代史上西歐國家(還有後來的美國和日本)能夠率先工業化呢? 換句話,
〈富國為甚麽富?〉
皆因工業革命的當下,地緣政治格局分出了強弱高下, 強國有能力保護自身的工業化進程,弱國則否.***
當初世上只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力成功工業化,那就是 英國, 而最先工業化的產業是紡織業. 英國死命守著創新工業科技, 嚴防間諜,禁止專業工匠移民國外. 又實施各種保護主義政策, 重徵關稅,補助紡織業;限制羊毛出口,鼓勵棉花進口.
時日既久,英國終歸無法封鎖技術外傳. 第二個工業化國家是 比利時, 她與英國在海路和產業上相連,首先成功“抄功課”. *** (比利時傳統上是英國毛紡業的下游廠商.) 緊跟著抄 英比兩國功課的是 荷蘭,北歐諸國和法德, “天下功課一大抄” .
當其時英國的國力足夠強大去扶植本國工業化; 卻不夠強大去阻礙西歐各國工業化,**** 就是這樣的地緣政治格局决定了原初工業化的得失成敗.
一百年後,英國已演進為「大英帝國」, 其國力足以控制和盤剝屬下眾多殖民地. 而其他歐洲工業國也變身為「列強」, 各有自己的殖民以供盤剝. 當年一眾殖民地則 “演化”為今天的 “發展中國家,ie窮國”.
新自由主義聲稱 “全球化”澤被天下,無遠弗屆. 再看
〈赤道畿內亞的經濟奇蹟〉
該國全土皆沙漠,是非洲人口最少的國家,只有70萬人; 但卻是頭號富國,2010年人均GDP為20,700美元. 它也是過去二十年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 複合增長率18.6%,比中國9.1%還要高出一倍. 這麼利害的 “經濟奇蹟” 為何沒沒無聞? 皆因起飛全靠發現石油,拿掉石油,空無一物. 該國是環球流動投資創造財富的一個極端例子.
問題是赤道畿內亞的經濟是否經已 “開發” 了呢? 單看人均GDP當然已開發. 但如將「經濟開發」定義為:生產技能(ie生產力)帶動的經濟成長,則該國並未開發. 生產力可以是一種「組織力」, 即組織生產活動的能力; 但更重要的是「轉型力」, 讓生產活動可以升級的能力.*** (按此想法,沙地未開發;而轉型為 “洗錢中心” 的杜拜則已開發.)
然則何以在全球化大浪潮中,大部分落後國家都未能開發呢? 理由是 “華盛頓共識” 在該等國家導入了用心險惡的
〈去工業化〉.
要提升生產力,製造業比 農礦和服務業容易得多. 製造業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較少, 其效率也較易從機械化和科技進步中受益.*** 反之,農業生產極其倚賴自然環境,受到土地面積,土壤,季節,氣候,水源等因素限制, 沒法跳級擴大規模,或從科技進步中倍數地提高生產力. 至於服務業,有些活動依其本質,很難提高產力,例如音樂演出; 有些則根本會被機器取代,如駕駛汽車.
更重要的是,工業技術的精進可以大幅提升農業和服務業的效率, 例如基因工程和資訊科技革命; 但反之並不成立.*** 此所以工業國愈來愈先進和富裕; 而農業國只能仰賴工業國轉移技術和資本,才能有所進步. 在全球經濟層面,落後國家嚴重「依附」於先進國家,此一格局極難打破.
先進國的工業技術愈來愈提升,按照「相對優勢理論」, 國內資源更應投入到資本和技術高度密集的工業. 而其勞力密集工業,農礦業,甚至如可能的話,連服務業(如美國之於印度.), 都應該向外承包到落後國家.*** 面對先進國龎大外包訂單的拉力,落後國的土地和人力資源會從競爭力不足的部門被擠壓出來, 抽調到承接訂單的初級產業,或勞力密集工業中去.****
Def. 某些落後國家的工業因此整體消失, 重新回到農礦業等前工業時代產業,是為「去工業化」.
新自由主義的偽善在於:全球化雖然增加了窮國的產出 (實情產出中很多落入了跨國公司囊中.); 但並沒有提高其生產技能,即組織力和轉型力,窮國因此永遠低度開發.
〈邪惡的新自由主義貿易理論〉
1982年憑藉 墨西哥貨幣危機,美國財政部操作IMF和世銀,形成「華盛頓共識」. 此共識心法打通奇經八脈, 把 “自由貿易” 的真氣貫注入全球產業的肉身, 於是神功大成,世界貿易總量飈升,GDP暴增.
然而七傷之拳,枯竭根脈, 富國與(全人類)top 1%之得,乃是窮國與(各國)普通人民之失.*** 且其壓制之強,危機之烈,後患之深, 當今有識之士莫不扼腕. 張教授的得獎名著《踢開梯子》和普及書《富國的糖衣》即力陳新自由主義貿易理論的謬誤與險惡.
張教授妙喻,窮國如錯信 “共識”, 把資源抽調往初級產業,任由本國「幼稚工業」瓦解, 就好比把六歲兒子送進競爭性勞力市場而不上學一樣….. 他很快賺到錢,但注定窮一世.***
〈結論〉
兩位作者均認為現今的窮國應該實施保護主義,大力扶植本國工業, 就像三百年前先進國的所作所為. “照他們做的做; 不要照他們說的做.” 信焉.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