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讀書札記130307
這才是心理學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1985)
K Stanovich
心理學,心理學哲學。
C +
簡介
心理學是最缺乏共識的學科***,這裡共識指的不是學問內容,而是哲學前設。即是說專業學界連對心理學的定義和工作方法也充滿歧見。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業餘最喜愛的佛洛伊德學說(ie精神分析),專家大多目為邪派,恥與同流。(註:據云專家中只有少於10%自認學過吓這派功夫。)
本書取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意在澄清何謂心理學。
看罷全書,得知結論,當今專業界唯一的共識就是:任何立論,必須以最嚴謹的科學方法支持,而那只能是控制實驗***,仲要係「雙盲」double- blind個隻。
由於實驗針對的只能是「行為」,那麼「心理」究為何物?大家最好避而不談。
(甲) 定義
1早期心理學(佛洛伊德及其前)定義相當明確: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或意識)與行為之關係的學問。其中「心理/意識」是不証自明的前設。
佛宗師的心理動力學(即精神分析法)***是結構嚴謹的大一統理論, 實為登峰造極的劃時代(老)作品。 他的「潛意識」理論極為精緻,並且無從實証,在專業界衰落得很快。
2及至「行為主義」面世,徹底將 心理 歸結為 行為*****,認為心理只是一種內隱的行為。 學風於焉丕變,研究「心理」被視作方法學上的方向性錯誤。
(註:巴夫洛夫甚至拒絕別人稱他為心理學家。)
舉例:人並非因 恐懼 而 面青+心跳+…..,而是 恐懼 本身等同於 面青+心跳+…..,或者說 面青+心跳+…..等諸種內臟活動 構成了 恐懼 此一「心理」感覺,因而定義了恐懼。只要消除了個人面青+心跳+…..等內部活動,他便消除了恐懼。
3行為主義退潮後,心理學百家爭鳴,惟對「心理/意識」究為何物始終無法達成共識。 「用科學方法了解人類行為,是心理學各分支之間僅有的連貫性。」如此,當代「心理學」(竟然)只能定義為 「行為科學」。*******
然而,幾乎所有社會學科都自稱是有關人類行為的科學研究,所以心理學此一定義是軟弱無力的。或者說,心理學是無法 well-defined 的。
(註:某本經濟學經典著作名為「人的行為」。而經濟學與心理學是死對頭。)
(乙) 科學方法
4科學是一套理解宇宙的 思考、觀察方法 及 操作程序,內含三個核心特徵:
A系统化的實徵(即實証)主義;即理論要以事實檢驗。
B公開知識的產生;即檢驗可由任何人重作。
C對可解決問題的探研。即理論必須是可檢驗的。
5控制實驗
(據許博士)科學不解答任何本質論問題(即世界為甚麼是這樣的?),只解答現象與現象間關聯問題(即世界是如何變成這樣的?) 所有科學理論都是,而且只是,有關因果結連的論述。
控制實驗是標準的科學操作程序,藉由建立實驗組(ie控制組)與對照組,將兩組現象作出比較,而把因果釐清。
歷史名案:培根的雪中雞。(註:遲下揾個識野既人係「SENSE隨筆」另文講。)
於是本書大講特講實驗。
(丙) 預測的偶然性
6紅藍燈測試*****
受試者面對任亮其一的紅藍两燈,猜測何者將亮,此猜測重覆100次。 受試者被正確地告知紅燈會亮70次而藍燈30次,但不被告知分佈模式為隨機。
由於a期望高勝率 及 b自信有能力捕捉分佈模式,受試者多傾向猜70紅30藍。
事實上,這樣做勝率只有58%,劣於猜100全紅的70%。
股市應用例:長期而言股市上升,但仍有大量投資人放棄長線持有指數基金而招致大幅落敗。
7精算式預測 actuarial prediction 與 臨床式預測 clinical prediction
def精算式預測是指依據統計資料分析出來的對群體趨勢作出的預測。***
例子:壽險應用的 mortality table,預測不吸煙者壽命77.5歲而吸煙者64.3歲。
def臨床式預測是指依據個別案情,由專家對事態作出預測。***
舉例:精神分析師根據理論和臨床經驗,對病患行為作出預測。
研究証實,精算式預測優於臨床式預測*****,就算先將精算結論告知臨床醫師亦然。
臨床式預測有效的前設是,臨床工作者的素養及經驗,足以使他們超越統計學所能提供的總體相關資訊。 經過驗証,此觀點証明是錯誤的。****
8換句話說:以基本機率進行預測,而不把當前案件視為特例,預測反而會更為準確。****
然而人性過於自信,認為自己獨具隻眼,臨局判識,優於平均數。 這種自信,基於紅藍燈測試原理,反而使預測較不準確。(註:專家的眼鏡和信心本質上其實是很脆弱的。)
例子:據統計,85%的駕駛者認為自己的技術優於平均水平。
結論卻是:由於整體局勢的複雜程度經常超出人類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加上大量的偶發因素(即預測系統以外的因素),使得臨床預測反而劣於機率預測。
9 HIV試劑測試*****
在一個每1000人中有1人為HIV帶原者的社會中,以一種試劑進行測試。該試劑對帶原者的正判率為100%;但對非帶原者的誤判率則為5%。
問題:現在進行全民測試,在全部判定案例(ie呈陽性反應)中,正判與誤判成何比例? (答案:在約51個呈陽性反應的判定案例中,約有50個實為誤判,所以在所有判定案例中,正判率低至約2%。) 大出意料之外吧!
結論:由於所有試劑均有某個失誤率,而HIV帶原者在總人口中僅占很低比率,所以不應該實施強制測試。***
此事例暴露出對機率及基數的錯覺,受試者過分看重臨床証據而忽視基本比率。
心理學家稱這類問題為認知錯覺。
掌門之言
本書現已出至第十版。
書中實在有許多驚喜,認識許多新奇的sense。 但講真,讀後更加不知道心理學搞甚麼鬼。
此書的弱點是不夠輕鬆,可能是學問內容使然吧。捱得下悶才好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