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0317南海康有為

鐵肩擔道義   棘手著文章

說史130317

南海康有為

掌門供稿

 

1889年慈禧太后退休頤和園,皇帝親政.

甲午戰後,李鴻章退位, 影响朝政最有力者,在京則為帝師翁同龢***, 地方則為湖廣總督張之洞.*** 二人乃保守的改革派, 張氏名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可謂畫龍點睛.

 

康有為 廣東神童,七歲能文, 18歲師從理學大師 朱次琦,國學根基深厚.

83年(25歲)放棄科舉,潛心西學.  91年創立「萬木草堂」, 「託古改制」***, 既講解經學,又倡言變革, 以區區一介秀才而名滿天下.

 

康氏於88年首度上書皇帝,主張日式革新. 國子監疑他神經不正常,拒絕上呈.

95年與弟子梁啓超上京會試, 適值甲午敗戰,馬關議和.  康梁發動603名舉人「公車上書」****, 要求朝廷a拒和, b遷都再戰及c變法, 都察院以其言辭尖銳,拒絕上呈.

同年5月三度上書, 建議富國養民,育士練兵. 都察院上呈皇上,打動帝心, 命令抄呈太后、軍機處及各省督撫將軍. 此乃史無前例的破格重視, 康氏名聲震動京華.

6月四度上書, 建議開設國會,為都察院及工部所阻.

 

康中進士,卻拒不出仕, 在京創設論政團體「強學會」***, 後又四方遊歷,鼓動變法思潮.

97年五度上書,工部又阻撓上呈, 但內容很快流傳京滬,議論紛紛.

 

98年 翁同龢 向皇帝推薦康氏,皇上準備接見, 恭親王 奕訢以普通法不允許皇帝接見四品以下官員加以勸阻. 皇帝讓步,但命各大臣於總理衙門接見康氏.

呢一鋪出位勒!康氏舌戰群臣,當者披靡. 節錄精彩片段:

榮祿:祖宗之法不能變.

康: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也,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用於祖宗之法乎?*****

兵部尚書廖氏:如何變法?

康:宜變法律,官制為先.

李鴻章:然則六部盡撤,則例盡廢乎?

康:弱亡中國,皆此物也,誠宜今撤. 即一時不能盡去,亦當斟酌改定,推行新政.

 

同年第六及第七次上書,無人敢阻, 皇帝披閱,信到十足.

5月奕訢死.  6月八度上書.

11月皇帝發布第一度改革法令.*** 同月破格接見,即任命為總理衙門章京(高級秘書).

三天後九度上書, 帝命以後文件直接呈交.

此為康氏九次上書始末.

 

1898年9月全面行政改革出籠. 太后對變法大為憤怒. 京城流傳她密令榮祿於天津閱兵時發難,廢黜皇帝. 皇帝急召於小站練兵的袁世凱入宮, 囑其領兵進京護駕. 袁氏當下答允,離宮後即向榮祿輸誠.

9月21日后黨發動政變,拘押皇帝於瀛台. 太后重出江湖,三度垂帘聽政***, 重用榮祿與袁世凱.

維新變法前後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維新失敗,「戊戌六君子」殉難, 康梁避居日本.

滯留日本期間, 康氏一面糾集海外支持光緒皇帝和君主立憲制度的力量, 一面和孫中山等革命派論戰, 爭奪輿論市場和華僑資金.

弟子梁啓超在辦報筆戰過程中鋒芒畢露, 思想日趨開明成熟, 與老師漸行漸遠.

辛亥革命後康梁均回國, 梁氏積極參與政治, 議論國是, 盛名遍行天下.

康氏則抱殘守缺, 緬懷帝政, 為天下所棄, 鬱鬱以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