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160209刑事法(三十八) 誤殺 6

法律160209

刑事法(三十八) 誤殺 6

蕭律師執筆

 

在Luc Thiet Thuan(1997),英國樞密院(由香港上訴庭上訴)拒絕接納精神病特性或缺陷納入「合理人測試」中。

被告L殺死前女友。L聲稱他失控或「癲咗」,當和他曾有親密關係的死者對他作了低貶他的性技藝的評語時,他刀插及扼殺死者。他以被激怒作減責辯護。雖有醫學證供證明被告大腦的損害令他很難控制衝動,最後主審法官引導陪審團時並無提及被告的腦損害,被告被判謀殺罪成。樞密院以大多數支持判刑,[……]

Read more

法律160205刑事法(三十七) 誤殺 5

法律160205

刑事法(三十七) 誤殺 5

蕭律師執筆

 

什麼是自我控制的「合理」標準? 與此相關的問題是:多少被告的獨特個性可作考慮?

 

這些問題上議院在DPP v Camplin(1978)曾作考慮,但後來證實是爭論的持續根源。被告Camplin十五歲,被比他年長的男人鷄姦,事後又嘲笑他。被告聲稱失控,以一個很重的長柄平底煎鍋重擊該男人頭部,結果該男人死去,被告被控謀殺。

在審訊時,辯方提出陪審團應考慮被告的年齡從而去評估一[……]

Read more

法律160201刑事法(三十六) 誤殺 4

法律160201
刑事法(三十六) 誤殺 4
蕭律師執筆

上篇論及〈C 失控 Loss of Control〉
“「激怒」是一些行為、或連串行為,由死者做成,這行為實際上會令任何合理人或被告,突然或短暫的自我失控,令他或她在那時無法主宰自己的思想。”

(ii)客觀因素— 「合理人測試」
主觀因素強調每個人都應該以他或她自身的標準去衡量失控,而不論其絕對程度的高與低。
但刑事法卻又理想化地要求社會上每個人都是「合理人」,應該作出最起碼的自我控制。****

由是,一如[……]

Read more

音樂160128 Smetana我的祖國 (下)

音樂160128
Smetana我的祖國()
蕭律師執筆

160128

Sarka
這是《我的組國》第三首交響詩,完成於《慕得河》的三個月後,但差不多要一年才獲首演。 可能由於耳聾關係,史密塔納自知再不適宜指揮,改由Adolf Cech執棒演出。

Sarka是古捷克傳奇故事的人物,「少女之戰」中一位女戰士的名字。 少女之戰是十二世紀波希米亞的傳奇,講述女人向男人「起義」。 Sarka由戰友(全部都是少女)捆縛在一棵樹上以誘騙男戰士, 並將蜂密酒盛於一個號角中,放在近處。 男戰士[……]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122盛唐詩(二十一) 東山書劍老風塵:高適 下篇

讀書札記160122

盛唐詩(二十一) 東山書劍老風塵:高適 下篇

蕭律師執筆

 

744年,高適在其居住的宋州家中接待了 李白和杜甫。三位詩人聚會的幾個月給易受影響的杜甫留下了極深印象。

 

此時高適已有了詩名,不久就被舉薦入京。在 張說和張九齡掌權時期,地方文士有一定被提拔的希望;但在天寶中,權貴 李林甫獨擅大權,不願太多地方文士圍繞皇帝,阻止了高適在朝中任職,正如試圖阻止杜甫一樣。 結果高適只被任命為 封丘尉,是京城中最低級的官僚,這使他非常不[……]

Read more

音樂160119 Smetana我的祖國 (上)

音樂160119
Smetana:我的祖國Ma Vlast
蕭律師執筆

160119《我的祖國》是捷克「音樂之父」史密塔納Bedrich Smetana的力作。
由於另一位捷克作曲家 德伏扎克Antonin Dvorak聲名太盛,加以史密塔納的作品不算太多,故此他的聲名被德伏扎克所掩蓋。但無論如何,談捷克音樂,不能不談史密塔納;談史密塔納,首先想起的就是現在要介紹的這首《我的祖國》。

史密塔納在1824年,即 舒伯特去世前四年,出生於布拉格,比德伏扎克年長十七歲,算是德伏扎克的「老大」,是[……]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115盛唐詩(二十) 寒聲一夜傳刁斗:高適 上篇

讀書札記160115
盛唐詩(二十) 寒聲一夜傳刁斗:高適 上篇
蕭律師執筆

高適是 天寶詩人中較年輕的一位。 從南宋開始,他的名字就常和 岑參聯在一起,因為他們都寫了大量有關邊塞體驗的詩。 但兩人卻屬於完全不同的風格範疇, 岑參是一位天才的描寫詩人,喜愛瑰奇和異國的情調,表現了新的天寶風格;高適的詩極少真實描寫,描繪的都是激發悲壯情調的蕭瑟荒莽景象。 高適是一位理性詩人,了解並強烈感受到歷史的影響,超過同時代的詩人。除了主題一致外,他的作品與岑參的完全不相似。

高適的生年無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