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IN CATEGORY


讀書札記171003不當行為42 三個有限

讀書札記171003
不當行為(四十二)三個有限
朝日執筆

上集講到,「效率市場假說」作為規範性理論固然是 “無得輸”;即使是作為一個「描述性」理論,其「兩大要素」之一的「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也「大體上是正確的」—你或許可以佔市場一點小便宜,但要大規模地「打敗市場」卻不容易。咁點解巴菲特又得呢……咪就係因為佢係巴菲特囉!
那麼「效率市場假說」的另一個要素,也就是「價格永遠是對的!」又如何呢?這個「描述」符應世界的實況嗎?

誠然,對大多數經濟學或金融學的問題而言,「價格永遠[……]

Read more

讀書札記170922不當行為41異例的價值

讀書札記170922
不當行為(四十一)異例的價值
朝日執筆

上集講到,秉持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信念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P. (LTCM)」發現了荷蘭皇家蜆殼的「不合理價格」,於是果斷出手。可惜 “天道不行”,鎩羽而歸,LTCM破產收場。

不過,原來早在LTCM悲劇發生前,已有人作出了預告。Andrei Shleifer和Robert Vishny1997年在《金融期刊The Journal of Financ[……]

Read more

讀書札記170915不當行為40莫取孤獨之智

讀書札記170915
不當行為(四十)寧從眾人之愚,莫取孤獨之智
朝日執筆

上集跟大家講了3Com與Palm「兩母子」的神奇故事,今集繼續講故。話說明明一個果籃有「磅半檳榔」加上「其他水果」,才賣$82,但市場上的投資者,卻還會搶著用$95去買「一磅檳榔」。這應該怎樣解釋呢?
很明顯,這表示有些人原來對「檳榔」情有獨鍾,而且還有「潔癖」,極渴望買到沒有被其他水果 “玷污”的「檳榔」。吃水果的口味是很個人的問題,經濟學家當然也不好置喙。那會不會市場上也當真有部分投資者,在買股票時也會有[……]

Read more

讀書札記170904不當行為39「負股價」的誕生

讀書札記170904
不當行為(卅九)「負股價」的誕生
朝日執筆

上集介紹了Thaler、Shleifer和Lee三人用以解釋「封閉式基金之謎Closed-End Fund Puzzle」的「投資者情緒Investor Sentiment假說」。他們的論文在經濟學界引起了一輪騷動,但過分的熱鬧卻似把焦點—對「一價法則Law of One Price」的質疑,模糊了。若干年後,Thaler與Owen Lamont開展了另一個研究,從另一個角度再次檢視「一價法則」的真確性。這篇2003[……]

Read more

讀書札記170821不當行為38投資者情緒

讀書札記170821
不當行為(卅八)投資者情緒Investor Sentiment
朝日執筆

上集介紹了Thaler、Shleifer和Lee論文中提出的「封閉式基金四大謎題」。顯然,這四個謎題都是「效率市場假說」,以至「標準經濟模型」所難以解釋的。
嚴格而言(至少是對朝日而言),三人的論文未能解答上述「四大謎題」中的「第一個謎」,也就是「竟然有人願意用$107,去買一件幾乎肯定半年後只會值$90(或更低)的資產」。Thaler本人也不諱言這個謎題確實難解,最好的解釋也許就是Law[……]

Read more

讀書札記170811不當行為(卅七)1加1不(一定)等如2?

讀書札記170811
不當行為(卅七)1加1不(一定)等如2?
朝日執筆

上集介紹了「一價法則Law of One Price」。顯然,這是一條以「數學演繹」推導出來的「規範性理論」,從理性和邏輯上來說,皆是毋庸置疑的。
根據「一價法則」,在「效率市場」中,即使是「封閉式基金」,其每股價格也必然會等於「資產淨值」—就正如可以隨時要求贖回的「開放式基金」一樣。以香港最著名的封閉式基金「盈富基金」為例,其資產構成就是「恆生指數成份股」,而其股價也的確一直與「恆生指數」保持同步,雖然有[……]

Read more

讀書札記170713不當行為36 真不二價,價二不真

讀書札記170713
不當行為(卅六)真不二價,價二不真
朝日執筆

我們在第卅四集提到,席勒Robert Shiller 1981年的論文指出:市場價格的波動大得非常「不合理」。然而,當時的玄門正宗是「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而「價格永遠是對的!」則是這個假說的兩大支柱之一。席勒的論文竟敢質疑神的存在,引來正派武林人士圍攻自是不免。不過,隨著1987年10月股災爆發,「衛道之士」的聲音忽然大幅減少。一方面是因為「上帝已死」(或「上帝」原來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