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918
盛唐詩(十一) 萬籟惟餘鐘磬音:常建
蕭律師執筆
常建擁有未實現的偉大詩人潛質,他或許可作為八世紀初詩人的突出代表。 與孟浩然一樣,他的風格與許多京城詩人相類,也從共同風格中發展了個性風格。常建727年登進士第,可能在此時結識了幾位京城詩人(肯定包括王昌齡)。但常建很快就成為一個孤獨詩人,先在地方上任小官,後來又退隱到僻遠的地方,就此渡過餘生,有關他的生平確實資料甚少。
然而這位模糊不清的人物卻一直是具有吸引力[……]
讀書札記150918
盛唐詩(十一) 萬籟惟餘鐘磬音:常建
蕭律師執筆
常建擁有未實現的偉大詩人潛質,他或許可作為八世紀初詩人的突出代表。 與孟浩然一樣,他的風格與許多京城詩人相類,也從共同風格中發展了個性風格。常建727年登進士第,可能在此時結識了幾位京城詩人(肯定包括王昌齡)。但常建很快就成為一個孤獨詩人,先在地方上任小官,後來又退隱到僻遠的地方,就此渡過餘生,有關他的生平確實資料甚少。
然而這位模糊不清的人物卻一直是具有吸引力[……]
讀書札記150909
盛唐詩(十) 永懷松月夜窗虛:孟浩然 —超越典雅的自由(下)
蕭律師執筆
孟浩然詩的獨立性是通過一種並未完全與京城相異的風格和形式而獲得。即是說,他一半站在京城詩法內,另一半站在外面。這就是他的詩被形容為「半遵雅道,全削凡體」了。許多讀者為「全削凡體」的獨立性所傾倒,並突出了這位隱士的疏野放誕的個性。然而孟浩然才賦的另一面,即「遵雅道」的那一半,卻以一種對偶技巧、一種「清」的類型特性,吸引了京城讀者。杜甫 明確他點出了孟浩然詩的「清」:[……]
讀書札記150826
盛唐詩(九) 水落天寒夢澤深:孟浩然— 超越典雅的自由(中)
蕭律師執筆
京城詩人習慣於三部式結構和一致語言,而孟浩然詩的主題和情緒卻隨時轉換。*** 京城詩人在詩篇的中間就發出結尾信號,而孟浩然卻繼續大段描寫。
他將這些分離的成分統一於一種雖然不勻稱、但卻令人愉悅的詩歌個性,而不是統一於詩歌秩序的舊結構。他從景物描寫轉向敘述,再轉向感懷,最後又回到景物描寫。在正規場合如進士試和拜謁,他的風格會被認為缺乏修養和不雅,但對於盛唐[……]
讀書札記150818
盛唐詩(八) 迷花醉月臥松雲: 孟浩然 —超越典雅的自由 (上)
蕭律師執筆
李白《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的贈詩完全模仿孟浩然的詩體,彷彿為了證明詩中的形象確是孟浩然,一位狂放的隱士;這形象是李白自己及其時代價值觀的具體化。 人們需要一位傲慢的隱士,一種蔑視仕宦「軒冕」的「自由精神」,及一位將時光付諸「中聖」的狂士。 將孟浩然素描成高尚穩士,這既是孟浩然真實[……]
讀書札記150806
盛唐詩(七)崔顥:白雲黃鶴兩悠悠
蕭律師執筆
〈第一代開元時期京城詩人 崔顥〉
崔顥的詩歌生涯始於宮廷詩人,他在八世紀十年代末與王維一起在 歧王府為客,兩人都是八世紀初的詩壇新星。 崔顥在他的詩中和行為上都扮演放蕩不羈的少年公子角色。他接連地結婚又遣棄妻子,令當時社會目瞪口呆。他還以犯忤 李邕著稱。李邕是開元名士兼長者,詩人經常向他獻詩自薦,而崔顥獻的是一首以女子為主題的詩。李邕十分厭惡,拒予接見。
崔顥[……]
讀書札記150716
盛唐詩(六)開元年中常引見
蕭律師執筆
<開元京城詩人 >
王維從較拘束的初唐詩法中解放出來並非孤立現象, 他只是眾多新世代詩人其中的一位。 新一代詩人互相為友,交流詩歌,形成了一個密切的群體,標誌著詩歌傳播已成為朝廷士大夫和長安貴族社交活動的日常部分。
此外,詩歌還被認為是外來者在京城獲得賞識的晉身工具,故而這群體自然包括了一些外地詩人。*** 他們與京城詩人趣味一致,被接受為詩歌同伴。
這些[……]
讀書札記150709
盛唐詩(五)王維 下篇:水窮雲起無還期
蕭律師執筆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從早年開始,王維己經預料晚年將日益理智及拋棄世俗束縛;而詩人果然實現了對自己的預言。上引詩是意旨變化的開端,這種開端意旨反覆出現在他的詩篇中:
《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
清冬見遠山,積雪凝蒼翠。浩然出東林,發我遺世意。
《謁璿上人》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事往安可悔?餘生幸能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