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0401
早期伊斯蘭教史(三)
掌門供稿
16征服:倭朝諸哈里發發動第二波征服戰爭,主力東向。 705年進吐火羅(北阿富汗),四年征服阿富汗全境。 710年征服康居(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和花剌子模(今土庫曼)。 712年最遠抵達印度下游河谷(今巴基斯坦)。
另外的極大成就為711年從直布羅陀登陸,征服西班牙。*****
732年越過庇里牛斯山進入法國,為法蘭克墨洛溫王朝宮相 「鐵錘查理」 所敗,從此行人止步,再無越境[……]
說史130401
早期伊斯蘭教史(三)
掌門供稿
16征服:倭朝諸哈里發發動第二波征服戰爭,主力東向。 705年進吐火羅(北阿富汗),四年征服阿富汗全境。 710年征服康居(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和花剌子模(今土庫曼)。 712年最遠抵達印度下游河谷(今巴基斯坦)。
另外的極大成就為711年從直布羅陀登陸,征服西班牙。*****
732年越過庇里牛斯山進入法國,為法蘭克墨洛溫王朝宮相 「鐵錘查理」 所敗,從此行人止步,再無越境[……]
說史130331
早期伊斯蘭教史(二)
掌門供稿
11隋芬之戰***
阿里以伊拉克 庫法 為首府,657年越幼發拉底河出征敘利亞,於隋芬平原與穆阿威葉會戰。 初戰阿里佔上風,穆氏遣士兵以槍尖挑起聖經,意為訴諸仲裁,阿里見而罷戰。 穆氏乘停戰之機調兵遣將,奪取埃及,阿里反居下風。
12哈瓦利吉派**** 與 拿赫魯宛之戰
659年仲裁開始,軍中四千 臺米姆部落戰士以仲裁違背聖經「除真主外絕無裁決」大義,認為阿里軟弱不稱哈里[……]
說史130330
早期伊斯蘭教史(一)
掌門供稿
以下資料出自《簡明伊斯蘭史》作者 金宜久。
本文側重政治史,言不及教義。
(甲)創教
1背境:公元三至六世紀,東羅馬 與 薩珊波斯 爭霸於中東,連紀劇戰,兩敗俱傷,形成地域權力真空。這是伊斯蘭政教合一國旋風式崛興的重要背境。***
阿拉伯半島自古為遊牧民族 貝都因人 據有。 貝都因為部族社會,崇尚血親復仇,爭鬥不絕,一盤散沙。 人民信仰多神,麥加古廟「克爾白」(即後[……]
子曰「爭乎異端,斯害也已。」
說史130321
早期基督教的異端鬥爭
掌門供稿
1基督教脫胎於猶太教。*** 耶穌基督乃是猶太拉比 (註:即 經師.),出身巴勒斯坦加利利灣鄉野之地,其學派稱為加利利派。
基督辯才無礙,某年踰越節 (註:猶太教最重要節日, 記念出埃及事件中摩西召來死神,一夜間盡殺埃及人長子的故事. 猶太人預先收到風, 在門楣上塗羔羊血為標記, 死神見而 pass , 故名踰越.) 往所羅門聖殿參拜, 於殿中舌戰群儒,一眾折服,遂為[……]
說史130214
Charivari
掌門執筆
夏利瓦里 charivari 為法國的一種古舊風俗,盛行於 1789 大革命之前二百年。
def 古典夏利瓦里的性質:當社群中某個人士觸犯了某些基本道德戒律 (通常和家庭、性及婚姻有關),群眾認為應有責任加以糾正,於是針對該人士採取一種譴責懲罰性質的風俗行動。***
夏利瓦里的基本步驟:1 群眾在該人士家居外面的街道上集結, 2用唱歌、鼓噪、敲擊鍋子澡盆之類樂器為表達形式,極盡喧嘩之能事, 3進行譴責並要求屋內人作出某種讓步,[……]
說史130209
絕對主義
掌門供稿
def. 所謂 「絕對主義」 Absolutism,指的是中世紀末期 (約為十六世紀) 西歐各主要君主國 (如西班牙、法國、英國等國家) 的朝廷,透過種種革命性手段,力圖打破封建主義的舊體制***,達致擴大王權,削弱藩封,進行中央集權化,有效掌控國家的目的。
其終極意圖為建立強有力的民族國家,以遂開疆闢土,逐鹿天下的雄心壯志。
基於封建國家的本質在於擴張領土,然後分封諸侯,戰爭乃是上至國君[……]
說史130206
封建主義(下)
掌門供稿
封建主義為中世紀西歐的核心社會制度,其成熟的發展通常導致國家出現如下的政經形勢:
A 王權侷限
根據封建主義,國王擁有的只是宗主權,不是無限制王權。 國王和領主的從屬關係是契約式的,雙邊的,諸侯的人格是相當獨立和具有尊嚴的。
領地之內,人民、財產和司法權悉歸領主,國王無任何影響力。 換句話說,國王不能直接調配該等資源。***
領地內的下級騎士宣誓效忠的是其直屬領主而非國王,他們對國王無任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