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807巴基斯坦史 (下)

演說1807巴基斯坦史 (下)
講者:掌門

《巴基斯坦史The History of Pakistan》(2008) Iftikhar Malik

話說布托出手鎮壓群眾運動,屠殺了200名示威者,全國失控. 軍方坐待局勢糜爛,然後在1977年7月5日發動政變,一舉奪權.
〈齊亞哈克竊國〉
陸軍總參謀長齊亞哈克Zia-ul-Haq將軍原是布托所提拔, 認為他 “虔誠和沒有野心” . 齊氏實施軍管,宣告選舉無效,隸捕布托和全體PPP高層. 但在接著的對全國講話中,齊氏戲劇化地宣示軍方 “平等對待(各政黨)” 的中立原則, 釋放所有政治犯,包括布托在內,並承諾全速進行大選.[……]

Read more

讀書札記180705伊斯蘭的悲劇(一) 後現代戰爭

讀書札記180705
伊斯蘭的悲劇(一) 後現代戰爭 與 中東複合危機
掌門執筆

《伊斯蘭的悲劇》(2016) 山內昌之
作者是位獲獎達人,曾獲頂級獎項「三得利學藝獎」, 另加 司馬遼太郎獎,吉野作造獎,發展中國家研究獎勵賞,每日出版文化獎(兩屆); 並於06年獲頒日本國家紫綬勳章.
山內教授專研中東國際關係史,本書代表該領域「日本學派」的觀點,頗具學術份量. 全書以通史寫作風格,論述近程國際事態,功力著實深厚.
所謂 “通史” ,即並不從事鋪陳及考訂史實細節, 而是論述主要行動者們 (在這次 “中東危機”為 敍利亞阿薩德Bashar el Assad政府,俄國普京,美國奥巴[……]

Read more

法律180625刑事法(八十六) 欺騙5

法律180625
刑事法(八十六) 欺騙5:以欺騙手段取得金錢利益
蕭律師執筆

香港《盗竊罪法例》第18(1) 條 :
「任何人以欺騙手段(不論該欺騙手段是否唯一或主要誘因)而不誠實地為自己或另一人取得任何金錢利益,即屬犯罪。循公訴程序定罪後,可處監禁10年。」

這條例創造了一個罪行,但有多種方式可以犯上這個罪行,端視乎被告獲得「金錢利益」的方式。***
第18(2) 條辨識了被告獲得此等「金錢利益」的特別方式或途徑:
a他獲得銀行或接受存款公司,或其主要業務是提供信貸的任何附屬公司給予 ——
(i) 信貸服務或信貸安排;
(ii) 改善或延展信貸服務或信貸安排的[……]

Read more

讀書札記180619巴基斯坦史(七) 天下亂

讀書札記180619
巴基斯坦史(七) 天下亂
掌門執筆

話說阿富汗親蘇政權倒台之後,境內部族混戰,遜尼派原教旨主義極端組織「塔利班Taliban, 意為學生」乘時而興. 在CIA,女布托和ISI支持下, 1996年塔利班控制首府 喀布爾,建立(只有巴基斯坦,沙地阿拉伯和 阿聯酋三個國家承認的)政教合一國. 塔利班的宗教熱情傳染到同宗的巴國普什圖族人之間, 啟動了攻擊 什葉派穆斯林(佔巴國人口兩成.)的禍亂, 什葉人組織民兵自衛,於是…..
〈天下大亂〉.
天下有幾亂? 95年2月信德省首府 卡拉奇街頭25人集體被槍殺; 3月兩名美國領事館官員被刺; 6月因報導了一宗集體強奸案[……]

Read more

法律180611刑事法(八十五) 欺騙4

法律180611
刑事法(八十五) 欺騙4
蕭律師執筆

〈「以」欺騙手法獲取〉
要使被告欺騙罪成,另一要素是被告必須是「以」欺騙手法獲取。
這須證明被告的欺騙手法對受害人有效。 那手法必須招致受害人由於相信被告虛假的陳述而提供物產或服務,而這相信必須在提供物產或服務時仍在受害人腦海中作有效運作。控方應指出所聲稱的虛假陳述是引致獲取。

但《盜竊條例》有關的章節全部清楚明言,那欺騙手法不必一定是唯一或主要的誘因。英國對此相同罪行的條文保持緘默,因此若干英國案件在關於是否「以」欺騙手法獲取並不跟隨香港。
在Man Bing-wong (1998) 案,法庭裁定這些字眼意謂控方只[……]

Read more

讀書札記180604巴基斯坦史(六) 大換莊

讀書札記180604
巴基斯坦史(六) 大換莊
掌門執筆

話說1988年齊亞哈克惡貫滿盈,死於神秘墜機事件, 幾個月後,蘇聯撤出阿富汗; 巴基斯坦民主回潮…..
〈虛弱的十年民主〉
1988-99年間,軍方退居二綫,從幕後虎視眈眈著虛弱的民主舞臺, 不時出手解散文人政府,放逐總理. 以致十年間舉行過六次大選, 有兩位重要政治家各自出任過兩次總理,但沒有任何一次捱得完五年法定任期.*** 德先生舉步維艱,乃至於此.

彈指十載,巴國有如身處專制颶風的風眼,見到了短暫的民主陽光…..
人民享有更多的公民自由. 但另一面,社會風氣卻更加原教旨主義化,響往伊斯蘭色彩的經濟運作(ie[……]

Read more

演說1806巴基斯坦史 (中)

演說1806巴基斯坦史 (中)
講者:掌門

《巴基斯坦史The History of Pakistan》(2008) Iftikhar Malik

〈印巴分治〉
二戰埋葬了大英帝國的環球霸業,殖民地獨立勢不可當, 國力衰竭的英國主動撤離印度. 臨近獨立,爆發了大規模宗教暴亂, 大城市死者動輒數千;鄉村更是整村屠殺. 此際興起一種說法,認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 基於宗教認同的反差,與及數百年來生活上的區隔, 因而是兩個不同的「民族」.**** 此說驟然成為印巴分治的基礎理論.
由 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和 尼赫魯J. Nehru領導的「印度國大黨」和 真納M.A. J[……]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