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170720刑事法(六十七) 盜竊4

法律170720
刑事法(六十七) 盜竊4
蕭律師執筆

(續「財產」)
〈支票〉
支票產生類似困難。這裡所關注的不是利用一張支票從V的户口去獲取金錢,其結果是V的户口被扣數而導致挪占V户口的結餘(或透支);真正問題反而是「盜竊支票」本身。
支票雖只是區區一張紙,但它是「產權」。這張紙是「屬於」户口持有人,符合了《盜竊罪條例》第6(1) 條的定義,是可以簡單地被偷取的。

去控告被告盜取一張支票並不能反映盜竊真正的本質。 被盜的支票一般都是簽了字的支票及和票上寫上銀碼。當V(作為户口擁有者account holder)正當地寫好支票,有代價地給與票上所寫的 受欵人payee,[……]

Read more

法律170717刑事法(六十六)盜竊3

法律170717
刑事法(六十六)盜竊3
蕭律師執筆

(續「財產」)
〈銀行户口結餘〉
如果你的銀行户口有結餘,這表示銀行欠你結餘這筆數目;「結餘」是一種「據法產權」,英文叫chose in action或thing in action。你對這筆債項可為所欲為,如提取結餘欵項,或將之部份或全部轉去另一户口。由於你能強制執行這筆結餘欵項,故「產權」是屬於你的。
當然,如果你透支了,你就是欠銀行那筆「透支」的數,這筆債項就是屬於銀行的「據法產權」。

這債項(你的結餘)是可以被偷的。*** 去起訴盜竊者,在製訂控狀時必須小心,避免墮入R v Preddy (1966)案有關户口[……]

Read more

讀書札記170713不當行為36 真不二價,價二不真

讀書札記170713
不當行為(卅六)真不二價,價二不真
朝日執筆

我們在第卅四集提到,席勒Robert Shiller 1981年的論文指出:市場價格的波動大得非常「不合理」。然而,當時的玄門正宗是「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而「價格永遠是對的!」則是這個假說的兩大支柱之一。席勒的論文竟敢質疑神的存在,引來正派武林人士圍攻自是不免。不過,隨著1987年10月股災爆發,「衛道之士」的聲音忽然大幅減少。一方面是因為「上帝已死」(或「上帝」原來不是他們想像的樣子),另一方面更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輸到X街」,那有心機「護教」?

不過,要說這[……]

Read more

法律170710刑事法(六十五) 盜竊2

法律170710
刑事法(六十五) 盜竊2
蕭律師執筆

〈盜竊罪〉
「盜竊」是違反《盜竊罪條例 Theft Ordinance》第9條的罪行。它載明任何人違反它是罪行,可判監十年。
盜竊的義釋載於第2(1)條:
「任何人不誠實地挪佔屬於另一人的財產,意圖永久地剝奪該另一人的財產,即屬犯盜竊罪,***** 而竊賊thief及偷竊steal亦須據此解釋。」

第2(2)條加進「作出挪佔的目的不論是為了獲益,或是為了該竊賊本身的利益,均屬無關重要。」

第2(1)條中對盜竊的定義定下五項要素:
不誠實地dishonestly
挪佔appropriates
財產prope[……]

Read more

讀書札記170705不當行為35非理性亢奮

讀書札記170705
不當行為(卅五)非理性亢奮
朝日執筆

上回講到,「股價」從「理性」角度而言,應該就是「預期未來股息總和(現值)」。然而,席勒的論文卻指出,過去一百年多中,在「股息」的走向一直都保持著穩定的同時,股價的脈動卻是如此的激烈,並且也看不到與「股息」有明顯的同步傾向。這樣看來,市場也太不效率、太不理性了吧!
其實,在此論文發表之時,席勒本人也還是「劍宗」一員,其受業恩師正是以「生命周期假說」聞名天下的 Franco Modigliani。他寫出這篇論文時,並不如Thaler等人一樣,有「離經背道」之心。他只是提出,自己發現了一個難以「合理」解釋的事實而已。

論文發表之後,席勒[……]

Read more

法律170703刑事法(六十四) 盜竊1

法律170703
刑事法(六十四) 盜竊1
蕭律師執筆

〈盜竊 Theft〉
從這篇起,我們開始討論有關財產的罪行。
問題的產生並非由於「刑事法」不清晰,而是由於「民事法」中有關財產業權的不確定性。刑事法採用了民事法所定下的架構,***** 所以土地法、合約法、饋贈、繼承及知識產權等全部和以後的討論都有關。

這反映出一些關鍵性的難處:怎樣去界定那些人的行為足夠 “邪惡” ,因而須使他們負上刑責?如果我雇用一位水喉匠去修理水龍頭,修好後然後騙他說,這個月我無法付他修理費,我算不算犯罪?是否所有拖數的人都算犯法?

在這章討論的範疇中,和財產有關的各種不同罪行,最基本的一種[……]

Read more

讀書札記170630印度之洋

讀書札記170630
印度之洋
掌門執筆

《印度之洋India’s Ocean:The Story of India’s Bid for Regional Leadership.》(2014) David Brewater
作者是 澳洲印度研究院 特聘研究員, 國際上權威的 印度和印度洋問題專家.

一般稱做「印度洋India Ocean」的海域, 在印度被稱為
〈印度之洋India’s Ocean〉. 
印度人(尤其是海軍界)上承 莫卧兒王朝盛世,與 大英帝國無敵海權的遺緒和印象, 對“印度之洋” 懷有一種“大國抱負”. 的而且確,印度洋曾經是大英帝國的 “內湖”,當年皇家海軍之所以縱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