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161211大指揮家(十二) 古碧力

音樂161211
大指揮家系列(十二) 古碧力 Rafael Kubelik
蕭律師執筆

161211_a
古碧力Rafael Kubelik

古碧力(1914-1996)是著名原捷克籍指揮家,是當年名小提琴家Jan Kubelik的第六子。即如他的父親所說:「他十一歲時即能彈得一首好鋼琴、小提琴,有高度閱讀總譜能力,及對樂團有豐富的認識。不久前,他閱讀到我作的一首管弦樂,建議在某段加入一支圓號。他是對的。」

古碧力在十四歲時進入 布拉格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小提琴和作曲。在畢業試音樂會中,他拉奏 巴格尼尼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和他自己寫的一首小提琴與樂隊的作品。那是在1933年。

1934年,他二十歲,首[……]

Read more

說史161209真.張保仔傳奇11 總督百齡

說史161209
真.張保仔傳奇11 總督百齡
朝日執筆:十八世紀末「華南海盜」興衰史(十一)總督百齡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上回講到張保仔在 赤瀝角之戰孤立無援,遭逢敗績,及後又再在 大星洋大敗於黑旗郭婆帶。原來這一切,背後都有新任兩廣總督 百齡的身影。

嘉慶十四年(1809)初,百齡赴任兩廣總督。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務,就是處理華南沿岸一眾勢力強大的海盜。事實上,《清史稿.百齡傳》中對他在兩廣總督任內的記載,全部都是關於對付海盜的事跡。

百齡甫到任,即一改其前任主動出擊剿盜之策,轉而準備與海盜打一場持久戰。他下令「沿海商船,改鹽運由陸,禁銷贓、接濟水米諸弊。」這招「堅壁清[……]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1207中國的崛起(一) 新保守主義

讀書札記161207
中國的崛起(一) 新保守主義
掌門執筆

《中國的崛起The Rise of China:Essays on the future competition》(2013) Gary Schmitt主編
本書並非一本普及讀物,而是一本宣介「新保守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論文集. 作者群清一色是 共和黨右翼智庫的領頭研究員.
全書除導論外合共七章,每章關切一項 “中國崛起” 引發的核心議題. 主編Schmitt親自捉刀的兩章:《導論》為全書提綱絜領; 第五章《亞太世紀的多邊主義》論述中國與東盟的戰略關係,都頗有可觀之處. 第一章《中美之爭》內容精彩,作者Robert[……]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1205不當行為(四)「正確Right」與「真實Real」

讀書札記161205
不當行為(四)「正確Right與「真實Real
朝日執筆

首先請大家思考一個「薪金悖論」。為何有近乎100%(如果不是全部)的打工仔認為自己是「Under-paid」的同時,又有近乎100%的打工仔都害怕會被老闆解僱呢?如果你並沒有發現這個「悖論」究竟「悖」在何處,又或者雖然也覺得很「悖」,但想不到破解。放心!這不要緊,不妨礙你繼續閱讀本文內容。

用哲學一點的語言來說,「傳統經濟學」之所以「不正確」,正是因為它太「正確Right」,以致不能指出事情的「真實Real」一面。為了令企業運作達致「最佳化」而創造出來的「組織原則Organizational P[……]

Read more

說史161203真.張保仔傳奇10 紅黑恩怨

說史161203
真.張保仔傳奇10 紅黑恩怨
朝日執筆:十八世紀末「華南海盜」興衰史(十)紅黑恩怨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上回講到 張保仔乘大霧突圍,雖然脫離險境,主力部隊元氣亦未大損,但也是人困舟乏。不過,到底是心有不甘,況且空手而回,也不好向兄弟交代。張保仔暗惴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竟決定回頭向珠江方向殺一個回馬槍。於是,他一邊收拾之前散迭的殘部,一邊向珠江口進發。

有道是冤家路窄,正當張保仔北上至 大星洋水域(今深圳赤灣附近),竟然遇上黑旗郭婆帶大隊。仇人見面,份外眼紅,張保仔當即躍上船頭,大聲質問郭婆帶何以背信棄義。
郭婆帶如何回答,甚至有否回答,如今我們不得而[……]

Read more

演說1612幸福與經濟學 (下)

演說1612幸福與經濟學 (下)
講者掌門

《幸福與經濟學Happiness and Economics》(2002) Frey and Stutzer

〈節錄1〉《讀書札記161123不當行為( 二)「正統經濟學」的局限》
經濟學一直被認為是所有社會科學中最科學和最堅實的學門,這大概是因為經濟學是唯一擁有「公理」的社會科學,整個學門的所有理論和研究,都是由公認的幾條「核心前提」推導出來的,就正如幾何學一般無異。此種「科學」的特質,甚至讓經濟學在所有社會科學中,獨佔對公共政策的發言權。***

在那些前提的背後,則潛藏著更為深沉的「本體論」哲學:「社會」是由同質的「個人」集[……]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1201不當行為(三)不如憐取眼前人

讀書札記161201
不當行為(三)不如憐取眼前人
朝日執筆

主攻公共決策的經濟學家 謝林Thomas Schelling在其論文《你救的或許就是你自己》中說過一個經典情境。
情境3a1:若有報道說有個六歲棕髮的可愛女孩 瑪莉現在急需幾萬元手術費,以便把她的壽命延長至能與家人共度最後的聖誕節。可以想像,數量遠超所需的匿名小額捐款將會源源不絕地湧進「救救小瑪莉」專戶。
情境3a2:新聞報道說由於經費緊絀,某醫學院決定停止研發一款疫苗。該疫苗本來是針對一種在第三世界非常普遍,而且死亡率極高的疫症的。沒有一個電視觀眾會感到哀傷,當然更沒有人會作出任何行動,除了—轉台。

這個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