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1001工作、消費與新貧(二) 工作倫理 與 消費心態

讀書札記161001
工作、消費與新貧(二) 工作倫理 與 消費心態
掌門執筆

本書旨在揭示 現代「工業(ie生產)社會」和 後現代「消費社會」的意識形態變化; 指陳出 生產社會的道德規範「工作倫理」和 消費社會的行為標準「品味主義」的起源, 與及對所屬社會的影響.

〈現代 生產者社會〉
前現代的歐洲是個農業社會,農業生產自然以家庭和親族方式組織. 至於城市中的手工業,則以 作坊為單位,按 行會組織, 無論作坊和行會都以 面對面的日常人際關係為基礎. 按照馬克思主義,生產者掌控 生產手段(手工技能和工具作坊), 和產品出路(售與直接認識的顧客,或藉人脈渠道銷售.), 工匠是生[……]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926工作、消費與新貧(一) 貧窮 與 福利

讀書札記160926
工作、消費與新貧(一) 貧窮 與 福利
掌門執筆

《工作、消費與新貧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1998) 包曼Zygmunt Bauman
作者是當今歐陸首屈一指的「後現代主義」社會學家. 本書旨在探討「貧窮」作為社會現象(而非經濟現象)具有何等意涵; 現代工業社會的貧窮現象如何發生; 與及最重要的是,現代社會如何在 意識形態層面調控和處理這種現象, 其效果如何,等等. 本書寫法專業,歐陸風格, sense密度高,論述抽象,不附例証; 特色是充滿黑色幽默.

〈何謂貧窮?〉
Def.「貧窮」,作為文化現象[……]

Read more

SENSE隨筆160921聯合國 與布列頓森林機構

SENSE隨筆160921
聯合國 與 布列頓森林機構 的權力結構
掌門執筆

〈聯合國〉
成立於1945年, 以取代舊有的「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 宗旨是促進世界和平; 與及為國際談判建立論壇.*** 聯合國的組成背境是二戰中的同盟國, 原初僅限曾經對至少一個軸心強國宣戰的國家加入,會員共有51國. 不久限制放寬,至2012年共有193個會員國.

聯合國的組織結構很複雜,有兩個核心部門. 「大會」是形式上的主體,準立法機關, 每個成員代表一個國家.*** 大會負責任命 「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 監督預算, 可以依表決(一人一票) 產生不具約束力的[……]

Read more

演說1609B 新自由主義簡史

演說1609B 新自由主義簡史
講者:掌門

《新自由主義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2005) 哈維David Harvey

後世史家會把1978-80年視為世界經濟史的革命性轉折點, 事緣這兩年間世事劇變,四位名垂青史的政經鉅子得據高位,呼風召雨,變換了人間.
1978年 “開放改革總設計師” 鄧小平隻手回天,把中國…..
1979年Paul Volcker出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 徹底改變了美國的貨幣政策.
同年,英國保守黨首相 “鐵娘子” 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上臺, 嚴限工會的力量,把大型國營企業私有[……]

Read more

演說1609A襲擊與毆打

演說1609A襲擊與毆打
講者:蕭律師

「非致命暴力罪行 Non-Fatal Violence Offences」包括一些非致命、非與性有關的罪行。 這些罪行見於香港法例第212章《侵犯人身罪條例 Offences Against the Person Ordinance》, 這條例是本於英國1961年同名的《Offences Against the Person Act》,包括:
a普通襲擊;
b襲擊引致實際身體傷害;
c襲擊、抗拒或蓄意妨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
d惡意傷害或施加嚴重身體傷害;
e蓄意傷害或引致嚴重身體傷害。
上列的罪行程度,由輕微漸次提升至嚴重,懲罰也逮次[……]

Read more

說史160901墨西哥城的墮落

說史160901
新自由主義簡史(二) 墨西哥城的墮落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32

眾所周知,墨西哥城乃是當今天下第一罪惡城市; 但有所不知者是,墨西哥億萬富豪之多位列世界第九位(排名在沙地阿拉伯之前), 首富電訊大王 卡洛斯在 “福布斯榜” 排名第二十四. (註:近年已問鼎世界首富.) 更不為人知的是,這城市的墮落竟然是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所一手造成的!

〈劇場:墨西哥的比索危機〉
從1929到2000年墨西哥一直由「革命制度黨」執政(從這政黨的名號可以猜測其邪惡度.), 創建並且熟練地運作「社團主義國家」. 這種南美類型國家能夠組織,拉攏,收買, 必要時亦能鎮壓 工人和[……]

Read more

音樂160825莫索斯基的《畫展》

音樂160825
莫索斯基的《畫展》
蕭律師執筆

1870年在當時具影響力的藝評家 史塔索夫Vladimir Stasov的安排下,莫索斯基和年青俄羅斯畫家兼建築師 赫德曼Viktor Hartmann會面。 兩人都致力推廣俄羅斯本土藝術,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於是一見如故,惺惺相惜,成為莫逆之交。
兩人相識僅三年,赫德曼患動脈腫瘤於三十九歲英年早逝。赫德曼的死對莫索斯基及俄羅斯藝術界引起極大的震蕩。在史塔索夫奔走安排下,1874年二月及三月為赫德曼舉行了一個畫展,在 聖彼得堡藝術學院展出四百多幅遺作。莫索斯基親自參觀了這個畫展,感觸甚深,在同年六月花了約一個月時間寫成了傳頌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