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0627儀式、政治與權力 (上)

讀書札記160627
儀式、政治與權力 (上)
掌門執筆

《儀式、政治與權力Ritual,Politics ,and Power》(1988) David Kertzer科澤
本書是政治人類學經典著作,在美國重印了十二刷, 迄今在學界仍有很高的引用率. 「政治人類學」是冷門的學門,正統政治學者對之不屑一顧, 咸認為政治學的核心內容是 制度和理性行為, “儀式” 之類的人類學視角頂多只看到權力運作的生活側面,*** 實質上無關緊要.

人類學家當然不作如是觀.
〈象徵與儀式〉
「象徵主義人類學」的哲學前設是:人類透過,而且只能透過, 象徵體系理解世界, 從而認識人類與自然界的[……]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623盛唐詩(三十一) 元結 下篇

讀書札記160623
盛唐詩(三十一) 元結 下篇
蕭律師執筆

754年,元結中進士。第二年,安史之亂爆發,元結舉家南逃,最後客居於現今江西的瀼溪。759年,以古文家著稱的 蘇源明向朝廷推薦了元結,結果元結連任軍將,組織地方武裝,擊退了幾股鄉縣盜賊。

760年,元結編集了《篋中集》,是一個小集子,收錄了由七位詩人的二十四首五言「古體」詩組成。元結強調賢人的湮沒無聞,而大多數篋中詩人正符合他所稱許的條件。
元結修正了他的復古激進主義,轉向較散漫、較不古奧的詩歌。同樣符合復古傳統而又較可接受的替代模式,是描寫某種體現「古代」社會道德標準的典範。元結發現,雖然上古黄金時代的寧靜淳樸[……]

Read more

音樂160620俄羅斯小品(上)

音樂160620
俄羅斯精短小品(上):俄羅斯復活節序曲‧在中亞細亞草原‧荒山之夜‧莫斯科河之晨‧西班牙隨想曲
蕭律師執筆

160620

我認識的年青樂迷大多傾向聽長篇樂曲,如幻想交響曲、天方夜譚等,一首動不動就要聽四、五十分鐘。有些朋友工作繁忙,一周只得一、二小時聽音樂,我建議可聽一些短小精湛的樂曲,即一首不超過十五分鐘的樂曲。

今次主要介紹俄羅斯樂派「五人組」的一些精短樂曲。所謂「五人組」,是指十九世紀俄羅斯作曲家Balakirev、Cui、Mussorgsky、Rimsky-Korsakov和Borodin。

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俄羅斯樂壇尖銳地分成兩個陣營:一方是有國際視[……]

Read more

讀書札記160616盛唐詩(三十) 元結 上篇

讀書札記160616
盛唐詩(三十) 元結 上篇
蕭律師執筆

盛唐詩人已經成功地在「古風」中採用了古代風格,但復古的改革熱情,不可能長久地滿足於古風。盛唐第二代詩人中出現了一位新的復古激進者—元結。
元結所反對的,不是已體無完膚的南朝詩,而是盛唐詩本身。元結認為真正有價值的詩人的優點,被同時代詩人的聲名所掩蓋,而那些詩人的出名是有害於詩歌的實踐:自然的風景主題、聲調格律,及為演唱而作的詩。他所稱「有名詩人」何所指?李白?王昌齡?王維?

與其他第二代詩人一樣,元結也須面對整整一代的天才和詩歌聲望。他通過採納一套詩歌理論,宣布名聲是劣等的標誌。*** 元結的觀點和極端的復古態[……]

Read more

月報1605單車欲問邊

月報1605單車欲問邊
掌門執筆

〈業務報告〉
2016年五月份visitor 總數8,518人(上月9,623),平均每日274.7人(320.8)。****
(環比重列:2015年三月205,215,222,196;七月166,170,190。十月261,270,231。
2016年一月195,214;三月285,320。)

是月總view數24,538 (30,556),平均每日792點擊 (1,019)。
全場累積有效view數(經剔除“主頁”數目) 已達 318,000 view。(302,000v)

是月上載文章9篇**** (上月13);執筆人共3位([……]

Read more

SENSE隨筆160610超極資本主義

SENSE隨筆160610
超極資本主義
礎執筆

在現代國家, 每一個市民其實都擁有三重身份:消費者、投資人和公民。這三重身份並不是相輔相承的, 一般來說 前兩者的得,會造成後者的失;反之亦然。

〈黃金時代〉
美國前工務部長Robert B. Reich指出, 在1945-75年間, 美國曾經創造出可被稱為「民主資本主義」的繁榮期, 不旦經濟增長良好, 人均收入增加, 貧富差距收窄, 而且政治上處處顯示出民主帶來的好處, 大型企業都會平衡社會各界的利益, 是世界各國的典範。

當時的美國, 形成了數十家大型企業, 每個行業的頭兩三家巨企, 其勢力足以操控價格和產出, 造[……]

Read more

法律160607刑事法(四十八) 襲擊2

法律160607

刑事法(四十八) 襲擊2

蕭律師執筆

 

即時性

受害人必須意識到「即時」將有非法個人暴力加諸其身,不是一些將來的暴力。同樣,如果受害人很明顯知道被告不可能立即施加暴力,例如受害人在行人路上,而被告在行走中的巴士內作出恐嚇受害人的手勢;又或被告在警方拘留中恐嚇受害人。

 

「即時性」現有增加作較廣闊詮釋的趨勢。

如在Smith v Chief Superintendent, Working Police Station,受害人在家中望出窗外,見被告站立在她的花園內望着她,法庭裁決即時性已成立。英國分區法院(類似香港的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