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812現金的詛咒

演說1812現金的詛咒

講者:掌門

 

《現金的詛咒The Curse of Cash》(2016) Kenneth Rogoff

 

當今之世,最大面額的流通鈔票是10,000新架坡元(折算約7,000美元); 次為瑞士1,000法郎(約1,000美元); 還有500歐元(620美元) 和100美元大鈔. 這些高額大鈔並非聊備一格,而是鉅量流通.

2015年美國銀行體系外部的流通貨幣總額13,500億美元(相當於每人身邊收藏著4,200元. 還未計及約有一半美鈔已出了國外.), 其中百元大鈔竟占了八成. 相較之下,銀行體系內部只積存著7[……]

Read more

讀書札記181126現金的詛咒(二) 迷離的負利率

讀書札記181126

現金的詛咒(二) 迷離的負利率

掌門執筆

 

〈聯儲局官員的童年陰影〉

19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了全體西方國家激烈的通貨膨脹, 美國的通脹率高峰超過13%,日本和英國更超過20%. 最後,1981年聯儲局主席Paul Volcker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聯邦基金利率」調升至瘋狂的20%. 作者那時剛從研究院畢業,進了聯儲當經濟學家,看到老頂的那份狠勁為之觸目驚心.

「休克療法」力挽狂瀾,戲劇化地扭轉了通脹預期心理, 但也導致經濟嚴重衰退,民意強力反彈. 建築工人郵寄木材工料到聯儲局;汽車經紀送來載滿滯銷車匙的棺材;農民甚至開拖拉[……]

Read more

法律181120刑事法(九十二) 欺騙 11

法律181120

刑事法(九十二) 欺騙 11

蕭律師執筆

 

《盜竊罪》條例第18B(1)(c)適用於D不誠實地取得「任何豁免或減除作出付款的法律責任。」

 

與 (a)及(b)不同,這裡的「責任」包括現行與將來的責任,雖然與(a)及(b) 一樣,此責任必要是一個法律上可執行的責任。

 

再者,(c) 適用於D以欺騙手段為了自己或另一人取得豁免或減除作出付款的法律責任。

刑事法律檢討委員會The Criminal Law Revision Committee舉出了例子如取得回佣或減租金等, (c) 更清晰地涵[……]

Read more

讀書札記181113現金的詛咒(一) 萬惡的大鈔

讀書札記181113

現金的詛咒(一) 萬惡的大鈔

掌門執筆

 

《現金的詛咒The Curse of Cash》(2016) Kenneth Rogoff

作者是美國一流經濟學家,哈佛公共政策講座教授,曾任IMF首席經濟學家.

本書是暢銷書,甫出版即獲三項出版獎,首位推薦者是 伯南克. 暢銷還暢銷,這書骨子裡卻是一本嚴肅的 政策性論著, 其立論是 徹底廢除大面額流通鈔票,足以杜絕非法經濟活動與及逃漏稅; 並且使得「負利率」貨幣政策工具有可能實施,從而解救當前各國央行的技術窘境.***

 

全書從一項有趣現象切入:當今之世,最[……]

Read more

SENSE隨筆181108紫微斗數的前世今生(下)

SENSE隨筆181108

紫微斗數的前世今生(下)

譚復生執筆

 

上回講到,透過縮窄適用範圍,將論述重點轉移到性格,紫微斗數成功從科學主義的進攻下獲得喘息的空間。然而,社會結構的改變令紫微斗數的傳統解讀顯得不合時宜。那麼,紫微斗數的門生如何掙扎求存?

 

士紳階層為核心的社會土崩瓦解,讓紫微斗數的論述十分尷尬。往昔,紫微斗數論命以士子的社會生活為重,仕途順逆更是其重中之重;僧道就是士子生活的背面,女人更是列之為其附庸。而今,科舉不復存在,士紳階層所立足的封建社會更是煙消雲散;現代社會的高度分工與流動性加強,職業的多樣化更是令人一生不太[……]

Read more

演說1811B大浪潮

演說1811B大浪潮

講者:掌門

 

大浪潮The Great Surge:The Ascent of the Developing World》(2015) Steven Radelet

 

本書探討始於千禧前後, 全球「發展中國家」普遍的,迅猛的經濟增長現象, 作者稱之為「大浪潮」. (def.「發展中國家」定義為 人均收入低於3,000美元的國家,按 2005年美元基準計算. 全球共有109個人口超過1 mil的這類國家,構成本書的調查對象集合.) 本書立論為「新自由主義」張目,力挺 全球一體化” 為發展中國家引進資本, 技術, 思想[……]

Read more

演說1811A 欺騙

演說1811A 欺騙

講者:蕭律師

 

《盗竊罪》條例也包括了若干有關欺騙的罪行,這些罪行須證明某些特定的最後結果是由於被告的不誠實的欺騙。 這包括了以「欺騙手段deception」取得物品、金錢利益、服務、銀行紀錄、或以欺騙手段逃避法律責任等等。

有些此等罪行和英國1968及1978年《盗竊法例》完全相同,但其他多方面卻異於英國版本。

 

要判被告欺騙罪,須證明被告「欺騙」及「不誠實」。「不誠實」,應按照普通法意義解讀。

 

Chan Lai-loong (1900) 案:被告被控以欺騙手法獲取物品。她利用未婚夫的[……]

Read more